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精选学习新疆五把钥匙心得体会

精选学习新疆五把钥匙心得体会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7W 次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思想的问题就要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当前,新疆首要面临的思想问题就是宗教极端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精选学习新疆五把钥匙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会喜欢!

精选学习新疆五把钥匙心得体会

  【精选学习新疆五把钥匙心得体会1】

 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同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因独特的地理气候、不同的生产活动、生活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居住、节日、婚丧喜庆等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民族风俗习惯。而在构建和谐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疆的征程中,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新疆各民族同胞在社会生活和彼此交往中必然会碰到的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尊重并发挥好习俗对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对于推进依法治疆、实现新疆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所谓尊重,就是承认民族平等,承认并尊重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方面的自主权。重视少数民族习俗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我国现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都给予了充分尊重,为其存在、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正是由于党和国家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全面落实,使我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仅得到了尊重,而且受到了法律保护,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团结进步。这,就是尊重和认同的力量。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民族不同,民俗习惯也不尽相同,但各民族都有各民族的优良传统,尊重这些优良的风俗习惯,挖掘优秀的民族传统,对于新疆的和谐发展,社会的稳定有序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出发,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不能因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就加以歧视或侮辱;任何民族都不能以自己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更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地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自己的风俗习惯,而自己却不去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民族性、敏感性等特点,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彼此尊重对方风俗习惯,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真正做到相互尊重,才能携手同行,共同发展。

 在这里,我们还必须要厘清一个认识:优秀的民族传统和习俗是可以用来辅助依法治疆的,而不是拿来替代法律的,更不能与现行法律相悖。新疆严峻复杂的反分裂斗争现实告诉我们,“三股势力”总是利用民族和宗教相互重叠交织的因素,妄图扩大宗教在民族风俗活动中的影响,试图打着遵循伊斯兰教教义的幌子把信教群众的社会生活行为引向宗教化,通过煽动宗教狂热、渗透宗教极端思想、引导宗教极端化,来培植极端势力、从事暴力恐怖、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

 所以,我们既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警惕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打着习俗和宗教的幌子,行分裂国家之实。鉴于此,我们更要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尊重并以与时俱进的态度理性对待民族风俗习惯,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使之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和谐音符。在多元的新疆,学会各民族之间如何相互尊重,实为必要之第一步。

  【精选学习新疆五把钥匙心得体会2】

“五把钥匙”新理念是在总结新疆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长期实践过程中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方法上的一个创新,既有突破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五把钥匙”新理念的思想内涵丰富而深刻。在新疆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思想状态、文化发展、传统习俗、宗教规律、暴恐活动等五个核心问题,建立在对复杂问题的精细化分析之上,并且提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问题的不同思路。“五把钥匙”既具有理论高度,又提出了实践指导的方法,是自治区党委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疆问题的一个创举。它是思想性和方法论的高度结合,在工作方法上环环相扣,有机统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立足当前、利于长远的正确抉择,是思想上的一次解放,是自治区党委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理念的重要体现,反映出自治区党委对于新疆问题的认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战略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五把钥匙”新理念的提出,对于新疆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重要价值在于,“五把钥匙”不仅是理论,而且提出了指导实践的方法;不仅对当前新疆的“去极端化”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去极端化”工作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而且对于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如何运用“五把钥匙”指导深入推动“去极端化”工作?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五把钥匙”新理念的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要吃透自治区党委的精神,有针对性地用好“五把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地方实际情况不一样,所面临的挑战也各不相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采取符合本地实际的措施。同时,要以“五把钥匙”的要求来对照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有不符合自治区精神的,立即纠正。还要避免将“五把钥匙”庸俗化,不能不管什么措施都往“五把钥匙”上套。其次,要准确把握“五把钥匙”的要求,认真区别对待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当前部分群众在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我们应当采用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去解决。通过学校教育、新闻媒体宣传、各种不同类型的宣讲队伍特别是基层草根宣讲队伍,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法律、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讲民族团结,讲新疆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宗教极端势力的反动本质,让他们在思想上更加清楚地了解当前新疆的社会现实和宗教极端势力的险恶用心。

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新疆各民族之间交往、融合,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文化特色。当今新疆社会,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情况,宗教极端势力企图通过人为制造民族差异,改变民族文化的本来面目,阻隔各民族间的交往交融。我们要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以现代文化的理念去解决。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并不仅仅只是唱歌跳舞,更重要的是现代价值观念的引领。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塑造功能,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文艺团体等资源,为群众提供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产品,制作一大批价值观念上透射现代文化理念、内容上反映少数民族现实生活形式和技巧上吸引人的文化作品,让群众在享受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产品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引导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靠近。同时要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增强各族群众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各族群众热爱新疆的美好情感,挖掘少数民族文艺元素和亮点,提高群众文化参与度,实现文化类型多元化。

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活动,优秀的民族传统和习俗有利于社会发展。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因不同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习惯。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风俗习惯的差异,必然会使各民族在彼此交往中碰到一系列问题,这需要我们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习俗的问题。尊重优良的风俗习惯,挖掘优秀的民族传统,有利于新疆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更有利于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习俗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反社会的公序良俗,就应当受到尊重。某些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加以变革。当然,现在由于宗教极端思想不断渗透而产生的一些做法就不能叫习俗,也不可能被尊重和接纳。

宗教的问题按照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做好这一点,需要明白什么是宗教的规律。新疆信教群众比例高,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按照有序、适度、可控原则,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要重视培养爱国宗教教职人员队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宗教界人士素质。

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暴力恐怖活动,是反人类、反社会的行为,是人类文明的公敌,必须要毫不迟疑地进行严厉打击。要组织动员各族群众,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筑起铜墙铁壁,构建天罗地网,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