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心得体会 > 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大纲

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3W 次

参观了杨善洲林场之后你有何感触呢,下面一起去阅读小编整理的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

  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1

20xx年3月8日,局党支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赴施甸县大亮山善洲林场参观学习,并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以杨善洲精神为镜子,对照检查,寻找差距,进一步推进局机关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路上,我们怀着对杨善洲无比崇敬的心情,驶进了一条并不宽敞的山间林道,一直蜿蜒通向大亮山深处,两旁是一棵棵笔直的、生机勃勃的松树,像一排排精神饱满的守卫大亮山的卫士,巍然挺立。半小时之后,我们就到达了杨善洲的墓地。

根据善洲林场工作人员的安排,我们参加了五项活动。首先,参观了杨善洲事迹展览室,一幅幅画呈现了杨善洲担任地委书记工作时的情景,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辞辛苦、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其次,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向杨善洲陵墓敬献了花篮和鲜花,向杨善洲深深的鞠躬、默默的缅怀,仪式结束后解说员讲解了杨善洲的事迹,大家静静地听着,在心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敬意——不是矫情的赞扬,不是虚伪的口号,也不是夸张的表演,而是真真实实的感受。第三,全体党员在杨善洲陵墓前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表情庄重严肃,态度认真端正,决心通过活动表达要以实际行动学习杨善洲精神,在本职工作中勇创佳绩。第四,参观了杨善洲在林场工作时的住宿环境,看着那四面是细灌木编制成墙盖起的油毛毡房,屋里还保留着杨善洲生前生活的痕迹——一张用四根木桩支起,上面是用细灌木搭起的床板,凸凹不平,铺上几缕龙须草,就是床,床边挂了杨善洲的镇山三宝:竹叶帽、蓑衣和砍刀,旁边一张简陋的办公桌,一个十分简单的火塘,这就是他在林场的工作环境。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一个61岁老干部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竟然到这样的地方来践行诺言——退休后要为乡亲们办一两件好事实事。这是怎样的境界?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对于现在的年轻一代是多么的难以理解啊!第五,观看了杨善洲事迹影视片和《蓝天访谈》,语言真挚朴实,没有任何修饰,阐述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大公无私、任劳任怨、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积极奉献,对自己和家人却敷衍了事、随随便便、极为小气。

经过参观学习,听着《蓝天访谈》里那质朴的声音,为自己以前的碌碌无为而惋惜,一个人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利益无私地奉献出去,心中只有工作和人民群众,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怎样的一种品格?一个人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这是怎样的一种追求?这就是杨善洲的理想信念 “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一切为了党的事业,一切为了群众满意,一切为了人民幸福。

通过参观学习,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心灵受到了洗礼,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实事。而杨善洲一生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一心为民,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我深深地体会到,做好事业首先必须先做好人,端正心态,具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其次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加强执政为民的理念,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结合工作实际,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加强政治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身边的人,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以全新的精神状态进行工作,用实际行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成绩。

  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2

杨善洲,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早已被我们所熟知。作为云南建设学校的一名老师,在学校喜迎十八大及创先争优活动中,很荣幸在20xx年10月27日有机会参观保山施甸县杨善洲林场。这次活动对我的触动很大。

两辆中巴车行驶在山路上,进山的路非常难走,大家都很疲惫。快到林场了,满山的绿色吸引了我。汽车到达目的地,我们正式开始参观林场。

林场,郁郁葱葱,成片绿油油的树木挨挨挤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空气格外清新。这里的`森林覆盖率确实非常高(大概为百分之九十七),而且树木长势都很旺盛。林场里有两排树木很显目,高大、整齐,像两列队伍列队于一条弯曲的石头小道两边(听导游讲,这是老书记在初期修路时栽的树)。单单环顾眼前,老书记的劳动成果已经让人肃然起敬了,旁边惊叹声不已。通过导游的介绍,了解到,林场占地56000亩,折合约36平方公里。虽然林场之大,不是老书记一人之力可以成就,但老书记作为思想和行动上的模范,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况且作为一个曾经的地委书记,二十年身居荒山务实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艰苦的环境下,如此浩大的绿化工程,杨善洲老书记应该是把自己所有的力量挥洒得淋漓精致。

我们参观了老书记的住所(就是简陋的草窝棚),我无法想象,在那样的环境下,怎样生活。通过观看老书记生前的一些照片及石碑事记,对老书记的了解更加全面了,对他的崇敬之情业越来越深。一个书记,从始至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把一生献给了林场,献给了群众。

老书记被当地群众称为“草鞋书记”、 “百姓书记”。他在职时,诚诚垦垦为人民服务,退休后把22个春秋献给了大亮山。“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这是在云南省施甸县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他每天起早贪黑,把空旷荒凉、山石裸露的荒山建成了苍翠的绿洲,不求一分回报。他无怨无悔,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奉献一生。

林场里矗立着几块记录老书记生平事迹的石碑,我们细细看了一遍。他衣着简陋粗茶淡饭,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两袖清风,表里如一,对待群众出手大方; 他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作为一名党员,杨老书记的先进事迹足够我们去领悟一辈子,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时时刻刻刻于心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别人的利益为重。作为一名老师,他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激励启发着我们,对学生应该抱有一种“蜡炬成灰泪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心态。在生活的琐碎小事中,要学会豁达、包容,能够先以别人的利益为重。

老书记留下的深深浅浅的履迹像无声的文字,悄悄地在身边耳语:想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别人灵魂的时候,更要用老书记的那种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对生活的从容和淡泊来塑造自己的灵魂。

新时期,青年是国家前进的主力军。杨善洲老书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要空谈理论,空喊口号,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发挥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爱岗敬业,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随时代的发展是不会改变的。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做

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身边的人、为学校尽自己最大的力。。

参观完杨善洲林场,了解了他的先进事迹,我确实有一些体会,他能做到这样忘我奉献,应该与下面一些原因是有关的:

一、不忘本色,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杨善洲书记农民出身,从建国至改革开放近30年间,在边陲搞农业,看当时照片似乎就是一个农民。他无论身处何职,接见何领导,都衣着朴素,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他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干实事。其实,他代表了建国后担任领导干部的一批老同志,他们认真履行党员的职责。杨书记深得民心,只有真正接地气,了解百姓疾苦,才可以真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忠于人民,忠于党。

忠诚于党和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质和要求。退休后杨书记本可以在省城舒适条件下生活,但他放弃了,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他对家乡和人民群众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建林场,不为私利,不为名利,只为一个信念----为家乡做实事。保山市和施甸县两次给他奖励,其中一次拒绝,另一次20万块钱,他把16万捐献,仅留4万给老伴。

三、淡泊名利、风清气正、检以养德、知行一致。

“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杨书记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绝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朋友谋取私利。他居住于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以苦为乐,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实际行动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老书记用他的言和行提醒着我们:无论你处在任何位置,一定要为别人做点什么,才算真正的活着。在胡yao邦要来视察的候场间歇,他还抽空去地里看看庄稼,晾着中央领导然后泥腿子着见领导。

杨善洲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一名党员职工,要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他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一个忘我劳动的人,他的形象定能在别人的记忆中鲜活。”

临走时,不舍地看了一眼林场,树木苍翠挺拔,他们承载着老书记的梦,这个梦在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