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 《眼睛》说课稿范文

《眼睛》说课稿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9W 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眼睛》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眼睛》说课稿范文
  《眼睛》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课图像与眼睛是湖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第一单元第二课,该单元的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已经让学生了解了“美”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懂得是美术作品的定义。第二课《图像与眼睛》就是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要素就是点、线、面、色彩、明暗等,这些要素构成的主要形式就叫图像,教材中阐述了图像的真正内涵,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描摹与再现,而是有着不同的特征与表现形式,根据图像的不同特征,美术作品可分为具像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三大类型。本课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分类,理解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和表现方式,怎样去认识去欣赏这三类作品,因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该定义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1、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意象和抽象美术三大类。

2、理解具象、意象和抽象美术的内涵、特征及表现方式。

3、学会如何欣赏这三类作品。

4、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综上所述,本课的重点应该是了解美术作品的种类,理解具象、意象、抽象美术的内涵,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的局限。

难点:初步掌握欣赏这三类作品的方法。

  四、说教学方法

教法:利用直观的多媒体图片结合老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进行启发式教学,比较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比,启发他们的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

学法: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通过亲自动笔作画来了解三种美术作品的异同,理解三种美术作品的内涵和它们的表现形式。

  五、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学生入场时,播放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同时配上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艺术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激情。

2、导课

我觉得本课的导入尤为重要,应该打破常规,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先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画一条鱼,其他同学也同时开始画自己的鱼,要求不能和别人画的一样,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等学生画完后提出问题:

你们觉得黑板上的鱼哪条鱼画得最好?为什么?最不喜欢哪条鱼?为什么?

学生大多数会支持画得很像的才是好,画得不像的就不好,这时老师指出,其实不管是画得像的还是不像的都是美术作品反映出来的图像,欣赏美术作品不仅仅是看像不像,因为美术作中的图像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之外,还可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内心的感受。有像的,有不太像的,也有完全不像的,从而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图像与眼睛。

我觉得这样的导入比直接了断的介绍更有悬念,和吸引力。因为美术鉴赏的目的不是要学生记住几幅名画,而要学会如何去欣赏分析各种美术作品,理解它们内涵。

3、学习新知

①了解美术作品的分类:根据图像的不同特征可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

②欣赏、理解具像美术

展示中、西方的具像美术作品(重屏会棋图,贵妇人,刘胡兰)让学生欣赏,同时老师作简单介绍,提问:这些画面上画了什么?画得象吗?看懂了吗?表现了什么?

学生发表意见,并写下来。

老师归纳并小结什么是具象美术,并用绘画与摄影比较,让学生理解具象美术虽然画得很像,但不是被动地再现客观物象,它注重典型意义和人物的精神世界。

③欣赏、理解意象美术

展示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夏加尔的《生日》,毕加索的《公牛》朱耷的《荷石水禽图》让学生欣赏,提出问题,这画面上的人物,动物画得象吗?

你从作品中观察到了什么?

你觉得艺术家要表现什么内容?

艺术家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图像的形体比例,色彩,意境等,与具像美术比较,归纳出意象美术的特征,使学生明白不能以用欣赏具象美术的方法欣赏它们。

④欣赏、理解抽象美术

展示康定斯基的《即兴》,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成》

提问画面上画了什么,像什么?这些作品令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意见,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形式角度来理解抽象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家的情感表现。

小结抽象美术特征并讲授热抽象和冷抽象。

播放抽象绘画视频,让学生感悟抽象美术的内涵。

展示书法作品(张旭)篆刻作品(齐白石)

提问这些字写得好吗?怎么欣赏这些篆刻?

小结书法作品与篆刻的艺术特征。

展示抽象雕塑作品,老师再次讲解抽象美术的特征与表现方式

4、课堂实践

a、分组画画,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今天的心情:

1组:具像2组:意象3组抽象

教师抽样点评并采纳学生的意见。

b、展示各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按具象、意象、和抽象三类进行分类,并分析他们各自在形体结构色彩线条等方面的异同

  六、课堂小结:

美术作品表现的形式各种各样,有具象的,意象的,抽象的,我们不但要能区分他们的种类,更要学会欣赏它们,理解这三大美术作品内涵,要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的局限,也要学会以各种形式的图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情绪等。

  七、作业:

将具像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特征和表现方式绘成表格,并以实例进行说明。

  《眼睛》说课稿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眼睛》。我将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探讨。首先来谈谈教材。

  一、说教材

《眼睛》是第一单元《保护我的身体》中的第二课。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了解眼睛在生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体验失去眼睛及戴眼镜的麻烦,感受到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是多么幸福,从而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依据新课标和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1、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

2、初步认识近视眼形成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及读书、写字习惯;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学习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难点: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的服务教学,课前需要准备好头饰和眼镜。

  四、课前准备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法和学法上。

  五、教法与学法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观察法、活动体验法等多种方法,巧妙地将教育寓于探究体验活动中,激发探究兴趣。下面着重来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用它可以看世界,用它可以看书报’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我用这则生动形象的谜语引入活动主题:学生马上就猜出谜底是眼睛。就此我出示课题“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每个人的梦想,那眼睛有什么作用呢?”有学生迫不及待的回答,用眼睛可以看书,写字,看电视,画画?。“对呀,眼睛可以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可是,如果我们失去明亮的眼睛眼前会是什么样子呢?”

最好的老师兴趣提醒了我,在导课时,我采用谜语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对眼睛的感性认识,很快他们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2、情景体验,激发情感

这个环节我用玩游戏“贴鼻子”的形式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让学生在黑板上给事先画好的娃娃贴鼻子。因为眼睛被蒙上,他们看不见,很多同学把鼻子贴在了眼睛上,嘴上,脑门上?或者贴歪了,贴倒了。这样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同学们哈哈大笑,兴趣十足,积极性很高。我问学生为什么会贴乘成这样?有学生回答“因为蒙着眼睛,看不见,所以才会贴歪”。“如果不蒙住你们的眼睛,你们能不能贴好?”同学们都很有信心地回答能。随后,我找一个同学,让他贴,他果然贴得又快又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了,我抓住时机问学生:“通过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感受?他激动地说:“眼睛看不见特别不方便,任何事情都做不好。“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通过这样的情景体验让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性,强烈感觉到应该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

3、调查讨论,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我先出示头饰“眼睛”,情景小表演:“眼睛的哭诉”。学生们听得特别认真。”我乘机问他们:“刚才的眼睛为什么哭泣呢?孩子会说因为这双眼睛的主人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及读书写字的习惯,使它近视了,十分的不方便,所以它才哭泣。乘机提问:“哪些不良习惯会造成眼睛近视?”让学生出示课前已调查过的“近视原因调查表”,小组内完成情况不尽相同。但通过调查,同学们都有所收获,然后让学生把自己调查结果在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补充:“通过调查,你发现哪些原因会造成眼睛近视?”学生会根据自己和他人生活的实际说出:”躺在床上看书;趴在桌上写字;在公共汽车上看书等不良习惯会引发近视。大家一起总结那些不良习惯会造成眼睛近视,通过学生交流,初步知道了眼睛近视的形成原因后,我开始让学生体验感受近视眼的弊端,我拿出两副眼镜,让学生戴上,分别进行

喝开水,跳绳两个活动,喝开水的同学在低头时不断扶眼镜,而且开水的热气凝结到镜片上,眼镜变的模糊不清。而跳绳的同学眼镜总往下掉,要不断的停下跳绳来扶眼镜,最后一不小心眼镜还是掉在了地上。由这一情景同学们深刻体验到戴眼镜的麻烦:仅仅这么两件小事就已经很不方便了,可想而知,如果眼镜日日夜夜陪伴我们,遇到的麻烦就更多了。我乘机提醒大家一定要克服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

4、制定计划,切实实施

学生在前面各环节的活动中已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我乘机提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制定《我的爱眼计划》。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分别绘制了图画、文字计划。自编小小儿歌等,用多种形式来制定自己的爱眼计划,并向别人宣传爱护自己的眼睛。

本环节通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我的爱眼计划》,再次巩固前面所学的护眼知识,并做到因人而异,同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制定,可以选择绘画、儿歌、表演等多种形式,学生兴趣十足,易于调动积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按计划执行,也体现了与语文、艺术等学科的融合。

5、休息放松,总结归纳

课进行到这个时候,学生已比较疲劳了,我提出:“同学们,我们上课已经很长时间了,你们的眼睛一定也有些累了把?下面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做做眼保健操吧!于是放眼保健操音乐,我和同学们一起做眼保健操,放松休息一下眼睛。并给他们讲解做眼保健操的好处:“可以放松休息眼睛,并通过对穴位的挤压揉搓,缓解眼部的疲劳。”

做完后,我有感情的说:“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吧!”

  七、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出了这样图文并茂的板书。同时也能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眼睛》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天起,他们就用好奇、搜索的眼睛,欣赏着妈妈的笑脸,甜甜的布娃娃,悠悠的蓝天和五颜六色的玩具,这些都给孩子带来了无比愉悦的心理体验。再长大些,他们就带着这架“眼睛摄像机”到公园、到动物园、到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去游览,更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眼睛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可是,有时眼睛还会带给我们错觉。

如:旋转的理发店标志灯、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吸引了一双双惊奇的眼睛,难道灯也在长个子、霓虹灯也会跑步、做游戏吗?《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我设计了中班的科学活动《眼睛变魔术》,本活动是根据北京教材中心“爱护我自己”之活动一“保护小眼睛”所设计的延伸活动,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

活动目标:

1、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对错觉游戏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

活动重难点:

体会眼睛看到的错觉,并能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二、说教法

本次活动教师将以关怀、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并运用游戏、演示、提问、操作等方法,努力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有新奇的发现,获得情感和探究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孩子是天生的发现家,生活环境中点点滴滴的变化都逃不过孩子敏锐的眼睛。活动中,幼儿通过看看、说说、玩玩,探索发现教师提供的错觉游戏材料,感受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索的`。

  四、说活动程序

在以往的活动中,幼儿已充分了解了眼睛的保护方法。本次活动将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四个环节来组成。

第一环节:即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将以轻松、愉快的“指指点点”游戏,引入课题,使孩子自然进入活动状态。

第二环节:教师将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为幼儿变魔术,在“变、变、变”的神秘气氛中,快速地变出一束色彩鲜艳的花来吸引幼儿。这时我适时引导并提问:我变出来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我变出来的是一束花呢?(引出眼睛),接着,我将进一步提问:我们的眼睛都有什么用呢?你的眼睛看到过什么?此环节重在使幼儿了解眼睛的作用并发散幼儿的思维,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产生“放眼大自然,世界真精彩”的美妙感受和情感体验。

第三环节:教师以诗一样的语言,总结幼儿看到的现象,向幼儿提出疑问,顺利向下一环节过渡,“看见花儿红的是眼睛,看到叶儿绿的是眼睛,可是眼睛看到的一定没错吗?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看”(教师适时出示图片)以疑问的语气发问:这幅图片上有两组圆,这两组中间的两个圆是一样大呢?还是一个大?一个小?这时,孩子可能说一个大,一个小,我就采取比比看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喔!原来两个圆是一样大的,这时,教师将以肯定的语气告诉幼儿,这就是眼睛给我们造成的错觉,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眼睛看到的错觉。接着我继续请幼儿观察花瓶图片和转筒,请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继续体会错觉现象。这时,孩子们的操作探索已被充分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玩一玩、试一试,难道眼睛真会看错吗?从而顺利进入下一环节:操作、探索、发现。

第四环节:探索、发现。我是这样引导的,“眼睛还会变魔术呢?老师准备了许多有趣的玩具,请小朋友动手玩一玩,用你的小眼睛去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现什么?教师逐一介绍操作材料,然后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发现。之后,我请幼儿悄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大家一起来谈谈自己的发现,共享错觉游戏带来的快乐,体会眼睛看到的奇妙感觉--错觉。生活中也有许多错觉现象,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感受,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接着,我请幼儿欣赏生活中有关错觉现象的录象,并和幼儿进行交流。

  活动的结束部分

我是这样设计结束语的:“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还有许多错觉现象,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在轻松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愉快离开活动室,满怀一双双探索、求知的眼睛去发现、寻找现实生活中的错觉现象。活动以开放性的谈话,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眼睛》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的基础上,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2、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通过分析眼睛看远近物体的比较和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比较对比,体验和领悟眼睛的成像原理,领会近视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

(4)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有关现象,获得初步的分析能力

(5)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6)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难点: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二、教学方法

本课教法遵循“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发展是主线,会学是目的”原则,采用了讨论法、观察法、讲授法,并且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文、动画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与合作学习结合,通过学生的互动、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设计用多媒体图片导入新课。图片上出示一幅美丽的眼睛图,问同学们一个问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跟眼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作为今天的主题,其他问题给以鼓励。然后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开始自主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领悟教材内容。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而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2、新课教学

(1)人眼看物原理

课件展示眼球的结构,小组讨论交流:晶状体、角膜、视网膜的作用及人眼视物原理。同照相机比较相似之处,理解人眼看物类似于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

(2)正常眼的调节:

明白人眼看物的原理后,提出一个问题:照相机能让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成像在胶片上是通过调节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都成像在视网膜上,但是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无法调节,这不是与凸透镜成像规律像矛盾呢?引发学生思考,并从课本找到相关知识解决这一疑问,组内进行交流。并分组展示。

然后课件展示:晶状体的厚度调节与眼睛看见远近不同物体的光路图,让学生明白:原来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改变焦距的。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个难点的理解。

(3)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第一步:学生活动:请近视眼的学生说出看远处和近处物体的感受。

第二步:课件展示:近视眼的成因。

第三步:小组讨论交流:根据成因并结合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近视眼应该戴什么透镜加以矫正。这一步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讨论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第四步:课件展示:近视眼矫正的光路图,加深学生印象。

(4)针对现在近视眼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生的重视,我特制定了以下环节:

学生讨论:不良用眼习惯和如何科学用眼,然后把学生交流的结果进行综合,利用课件展示出来。

(5)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第一步:学生活动:说出老爷爷看报的情景。

第二步:课件展示:远视眼的成因。

第三步:小组讨论交流:根据成因并结合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远视眼怎么矫正。这里同样要给学生充足的讨论交流的时间,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得出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第四步:课件展示:远视眼矫正的光路图。

【设计说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但这个问题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以我采用了先让学生活动通过谈感受让学生感受物理来自于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然后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得中去,领悟问题解决的途径,体味知识获得的过程,再利用课件展示加深学生对这两个重难点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四)检测与反馈

巩固学习成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弥补教学中出现的疏漏,达到“先学后练,当堂达标”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设计说明】力求简洁,突出重点

眼睛和眼镜

1、眼睛结构:晶状体、角膜、视网膜

人眼视物原理: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

2、视力矫正

(1)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凹透镜。

(2)远视眼成因及其矫正:凸透镜。

这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获得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2、练习体现层次性,知识技能得到落实和发展。

3、向45分钟要质量,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