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有关电视剧《手机》观后感(精选11篇)

有关电视剧《手机》观后感(精选11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38K 次

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电视剧《手机》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电视剧《手机》观后感(精选11篇)

电视剧《手机》观后感 篇1

有人说电视剧版《手机》多少人看就有多少种感受……今天终于看完了结局,之所以说看完了结局,是因为前面和中间的都是断断续续的再看。这部戏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真的不知从哪说起。总之感慨颇多,但思绪杂乱,想到哪就说哪吧。

电视剧版《手机》更多是折射出了做人的道理,也反映了人在现实生活中被腐化着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剧中的严守一其实现实中本来就不可以做到“有一说一”,不然就不会有“善意的谎言”。有一说一一样可能会有伤害,善意的谎言一样会避免伤害。奶奶的意思并不是要事事“有一说一”,而是“做人,眼睛要看着路,嘴巴要对着心。”这才是人生的哲理。少点伤害性的谎言,多点安宁的心灵空间……

看透世间云云无名姓的奶奶,神一样矗立在严家以及和严家亲近的人心里,她不只是严守一,还是好多人的精神故乡,奶奶豁达、洞若观火的看透世事、温情的守护着这个散落各地的但根在严家庄的家族成员。有一个像严守一那样睿智让人从内心里尊重的奶奶是幸运的,所以严守一跟奶奶很亲近、奶奶内心深处说不清楚但让人肃然起敬的道德感、和处理世事的分寸感、饱含着让人动容的元素,所以剧中人物他们都叫奶奶。虽然剧中奶奶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事实合理的更应该是河南话,虽然奶奶的完美近乎不可存在。但奶奶被自然而然的接受,就是说明不光是严守一、费墨、大部分国人,我们需要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归宿,我们内心在迷茫、在彷徨、在焦虑、不知所措在苦闷难言的时候,有奶奶这样一个可以归放心灵的地方,某些时候,我们都是茫茫人世间无助孤独的孩子,而奶奶正是那个带领我们回家的人。很久没有看到这样能深深楔入人的灵魂的电视剧了,比起小说和电影,我感觉它更深刻地走入了都市人的内心世界……

剧中配角也各显神通。于明加饰演的“伍月”让人另眼相看,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某些人光鲜亮丽的一面,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她们背后的努力。在于明加的博客看到,手机杀青后,像是从一个世界回归到现实,剥离了伍月的精神世界,非常疲累。我相信她演戏时的投入,没有过多的运用演技,全身心的投入更让人接受和喜欢。

电视剧已经看完,但于明加戏中淡淡忧郁的眼神让我记住了,伍月在选秀中表演的的吉他曲《梦想口袋》很好听,歌词都含着泪水,像一个对想爱而无法爱的人的真心自白,真感动人。看过了,感动过了,再不会用大块时间去咀嚼它。但可能会用河南话学黑砖头和牛彩云说话:俺别的不行,就是有点二。嘿嘿。

电视剧版《手机》真是有多少人看就有多少种感受……

电视剧或者电影已结束”生活仍在继续……

电视剧《手机》观后感 篇2

刚刚看完了最后一集电视连续剧《手机》心里感慨颇多,因此破天荒的想写一写自己的观后感,借此抒发下自己心里的情绪。

在剧里,一个脱口秀节目《有一说一》主持人严守一(王志文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他的出书编辑伍月(于明家饰),在之后两人的交往中,关系渐渐变得暧昧,而伍月凄苦的生活也受到了严守一同情,不巧在一次其亲密时被严守一妻子于文娟(梅婷饰)发现,严守一文娟的婚姻因此破裂,而后由于《有一说一》节目收视率的持续低靡,导致节目下马。当节目面临重组,海选主持人的时候,担任评委的严守一经受住了上级的压力,没有选择内定的人选,选择了以实力取胜的伍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最后严守一也因厌烦了追名逐利的生活,到爱沙尼亚享受着平静的时光。

王志文,陈道明的表演,无疑是成功的,而饰演黑砖头的范明表演也是可圈可点,将一个亲切可爱的农民老大哥的形象表演的淋漓尽致,但是,在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两位女性,一位是严守一的奶奶,每次有奶奶出现的时候,带给大家的都是一种祥和而温暖的感觉,就好象邻家和蔼可亲的奶奶在拉着手和你拉家常,奶奶说的话,永远是简单而意义深刻,让人回味无穷。奶奶生活了大半辈子,早以看遍了人们的事事非非,所以看人看事总能一针见血,而奶奶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远远没有社会上人们的事故圆滑,所拥有的只是朴实于真诚。所以严守一是那么愿意回到严家庄,回到自己奶奶的身边,因为在奶奶身边,有的只是单纯的婆孙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或许在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拥有这样的一片纯粹干净的土地,一位纯粹干净的人能让我们放下一切的面具,可以以自己最真实,最纯洁的心灵去面对。我想片中的奶奶,对于严守一来说已经不再仅仅代表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奶奶,而是严守一能依靠的一个安详的港湾。

另一位我很喜欢的女性就是严守一的太太于文娟。作为名人的太太,于文娟无疑是风光的,但是对于丈夫的背叛,于文娟无疑又是凄枯的,在没有丈夫的陪伴下,独自产子,面临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其间的辛苦不言而喻。后来为了还奶奶一个愿,坚持用奶奶给孩子取的名字,说明这个女人有着多么善良的品质,这种包容,这种大气,我想很多人在其面前都会自谈不如。令为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就是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于文娟轻轻地为奶奶梳理鬓间的银发,轻轻的唤着“奶”。这样的孙媳妇一定讨老人喜欢的,因为她懂事多么还有她的温柔的。

《手机》我认为是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剧里质量较高的电视剧,希望以后还能看到类似有内涵的电视作品。

电视剧《手机》观后感 篇3

每集我都认真看的,因为此类电视剧,台词都是很经典的。我不想错过每句话。我以为看完后,那么多东西,那么多情节都装脑袋里头了,直到最后结束,我才发现我脑袋里塞不下东西了,因为老了。就留着那几个画面在脑海里闪啊闪,闪的心灵撞得咯噔咯噔的响。闪的鼻子经常酸啊酸的。

最大的感触就是最后看到严守一奶去世时候,也是最最难受的。你发两条那么多字的信息,我看得平静的不得了。甚至都觉得好笑。

黑转头敲着严守一的门骂了一句:“手机关机,电话也不接,你想上天啊!”然后捂着脸痛哭的场景,真揪心。平时越滑稽越搞笑的,越这样,越让人受不了。

黑砖头的老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完奶的遗愿后放声大哭的场景,实在揪心。

路之信给奶奶送行的时候,最后大吼了一句“起丧!”于文娟撕心裂肺的一句“奶”,所有人跪下来的场景,乖,不能想。真不能想,难受!

结局“两年后”仨字虽然出来了,可依然没出现严守一的身影,也没出现我期待中的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场景,看来,离了婚就是离了。即使于文娟做了那么伟大的事情,那么无私奉献。无论还是导演,还是监制,估计就想表达这个意思。分开了就分开了!

电视剧《手机》观后感 篇4

《手机》里面有一段对话。严守一(王志文饰)说自己的老家严家庄是真好啊,守在奶奶身边,就觉得踏实。严守一很怀念在严家庄那慢悠悠的日子。然后他问费老(费墨,陈道明饰)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费老答:“有,远了点,爱沙尼亚,是一个水边国家,很安静。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寻求一点儿自在。”他还说这人呐,在此处的时候总想要有个去处。严守一问道,“那地方手机有信号吗?你别到了那儿,我找不着你了。”费老答道:“守一,那是个理想!”

我也曾有个理想,那是以前去过了桂林,看到那儿世外桃源一般的景色,很向往。就想着如果人生能有空闲,也应该到那儿住上一阵子,然后骑上个自行车什么的,一个人,或者有个人陪着,好好的转悠转悠。看了这部片子后,突然间也向往起爱沙尼亚来。

我没有去过爱沙尼亚,对这个国家也知之甚少,我想应该很远很远,事实上从地图上看,它是在离我们国家遥远而又偏僻的角落里,是个北欧国家。这个小而远的国度,如果有个静而美的海边,使自己远离开周围的喧嚣,那该是很令我向往的地方。爱沙尼亚的海边,在夜幕降临后,在深邃的夜空里,星星应该格外的亮,夜色格外的静宓。漫步在沙滩上,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如果能住在那里,天气好时,晚上吹吹海风,让心情在潮声的起伏中渐渐平息,在温情如母怀的爱沙尼亚的夜晚中睡去。天气不好时,有雾或者阴雨,就躲在海边的木屋里,听着那首叫《雪之梦》的班得瑞曲子,泡上一杯雪青茶,然后对着窗子沉思。这该是多么好的事情!

《手机》的末尾,严守一逃离了北京,去了爱沙尼亚。两年后,鞭炮声四起的除夕之夜,费老给严守一发了个短信:“想念守一。”如果我去了爱沙尼亚,不知道是否有人会想起我!

电视剧《手机》观后感 篇5

电影《手机》在我看来,它更倾向于伦理剧,并且是一部带点沉重压抑的伦理剧,手机与传播学。在经典的“冯氏调侃”背后,是隐私,谎言,怀疑,不忠……而一部手机,贯穿着这一切。手机,这一现代社会科技与文明的产物,现在几乎是人手一部,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所有现代通讯工具的代表,它们快捷,方便,及时……在这一层面上,它们显示了时代的优越性,如此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是鸡犬相闻的农业文明时期无法企及的。然而通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记得影片反复播出了中国移动的广告语“沟通从心开始”,在我看来,这个情节极其讽刺。在看到主人公一次次删掉小情人短信然后若无其事地对妻子女友撒谎之后,我们只能汗颜,这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近了,还是远了?故事的结局毫无意外是:分离。在这里,不难看出手机扮演的角色是隐私的载体。

“隐私”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隐私可以是生活中具体的行为,也可以是个人的思想状况等等。隐私权是公民以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禁止他人干涉的人格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个人隐私却屡屡遭遇到尴尬场景。尽管片中主人公的所谓个人隐私应该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但不可否认,那仍然是隐私,仍然带有“隐私权”所具有的对抗性——一方要隐私,另一方却想方设法地窥私——正是因为这种对抗,才出现了一幕幕婚姻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手机又扮演了揭露者的角色。“与所有手机持有者共免”,影片《手机》电影海报的宣传用语由此而来,只有当你看完整部影片时才知道那个“免”字并不是一个错别字。其实我们应该知道,这一系列的悲剧,是人的原因,是人在隐瞒,在背叛,跟作为传播媒介的手机本质上没有关系。然而手机真的无罪吗,我想不是。

一方面,或许正因为有了手机这个先进的载体,人才会学着撒谎隐瞒,并且在一次次的成功之后,谎言会肆无忌惮地张口就来,渐渐地没有一丝道德上的谴责……从令一个方面来看,手机互联网等传播媒介,让我们轻易地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交流,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思维方式冲击我们的大脑,我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化,被改变,我们很容易对现实的人和事产生厌倦,进而去追求未知。看过一个故事,丈夫和网友相恋,于是和妻子提出离婚并且和网友结婚,在新婚宴上他告诉前妻,之所以选择现在的妻子,是因为她的品貌学识是他认识的女子中最优秀的,他以前根本不知道会有这样有才情的女子。前妻冷静地问他:“如果你在网上认识了更优秀的,你准备怎么办,再离婚一次?”他顿时哑然。原来在通讯逐渐发达的今天,随之而来的,是快餐文化,是廉价的感情,是浮躁的内心。

影片中出现过这样一段原生态的唱词: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叫问一问,最近你还回家吗。这段唱词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次,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一次。唱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可以说是在交待严守一的前史,但当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是严守一的一个心理轮回了,这告诉我们:原来,在人类社会里,科技的进步不一定带来人性的发展。那我们该怎么办,当然不能像冯导说的那样“与所有手机持有者共免”,因为这类传播媒介确实符合现代生活规则,我们也绝不可能回到男耕女织鸿雁传书的时代,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时代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这类深奥的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努力把自己从浮躁的灵魂中解救出来,在经历了传播泛滥的,层应该层叠叠的快餐文化文化泡沫之后,不丢掉真实的自己。至于应该怎么做,那又是另一个深奥的问题了。

电视剧《手机》观后感 篇6

曾经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看过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就要写一篇心得或者感悟,一方面用于记述作品内容便于日后回忆,另一方面也在于促进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但是由于疏懒成性,本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却始终没有实现。但是在看过电视剧《手机》之后,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表达的欲望非常迫切,所以下定决心要写一篇关于电视剧《手机》的观后感言。

一、关于感情

这部电视剧其实就是一部感情大戏,剧中涉及多个人物、多个家庭的感情事件,在这里只说说两个重要家庭的感情历程。

先说严家。于文娟是一个非常高尚的女人,爱丈夫爱的一无所求。关心丈夫及家人是体贴入微、无微不至,她是很多中国传统女性的真实写照,是很多男人梦寐以求的终身伴侣,然而她也常常是男人们最容易忽略的对象。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却在些小的细微中体现出了无比的伟大,尤其是于文娟写下那份遗书时,观者无不动容,什么是伟大这就是真正的伟大。而严守一是否真正爱着于文娟是我一直迷茫的一件事情,因为他同伍月之间那些似是而非的故事其实并不难向于文娟解释清楚,这不是什么解不开的死结,然而直到离婚他也没有向文娟进行任何说明,确实让人难以理解。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吞噬机”,因为在婚姻生活中,人们很容易陷于柴米油盐的琐事中,当自己曾经最上心的人变成自己最熟悉的人时,我们往往开始忽略她们,这可能正是所谓的爱情麻痹症。

再说费家。我挺同情费墨的处境,由于受到传统道德伦理的影响,他不敢在感情方面越雷池半步,因此这种迂腐的道德理念稳固着他的婚姻生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心寡欲之人,却常常受到妻子的无端怀疑与责难。至于李燕,她的所作所为证明其正处于女性更年期的发症阶段。疑神疑鬼的她,做出了很多让费墨尴尬的事情,这些事情要搁一般人那里说不定会到解散婚姻的地步,然而费墨就是费墨,默默的包容了李燕的所作所为,这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达到的境界。当然李燕的无理也可能调剂了费墨贫乏的业余生活,难不成这也是他们婚姻稳固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关于事业

严守一,做为一个顶级节目主持人,曾经的耳目一新、曾经的风光无限、曾经的意气风发,都因为自己坚持原则而一去不归,从如日中天到过气,尤其当他如同一个跳梁小丑般任人在自己的脸上抹画,严守一的心理落差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起,但是起码他做到了问心无愧,值得敬重。

费墨,与严守一相比,费墨可算是大器晚成。做为一个幕后英雄,在捧红了严守一的同时,也造成了费墨的心理落差,因而“大家来说大家事”栏目向他暗送秋波之时,他半推半就之后欣然接受,其中原因可能有对丰厚报酬的向往,其实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想要寻求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总之,费墨转型成功了,尽管这次转型让他背负抛却朋友的心理重压,但他毅然决然走向了转型之路。这真是:一条红尘名利路,多少英雄坠其中!

于文海,其实在这部电视剧中,于文海是一个可圈可点的人物,他没有高学历背景的衬托,没有显赫的身世,尽管有一个名人姐夫却没有得到多少眷顾。总之他给人留下年少轻狂、眼高手低的印象,因此当他每每谈及自己的创业理想,总给人一种欲要捧腹的感觉。然而于文海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我杠不住的事”,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自信,让他执着的追求自己的艰辛创业之路。尽管创业资金的取得略显卑鄙,但是被他善良、纯洁、执着、敢作敢为的优点掩盖了。

同于文海相比,严守一和费墨是可怜的,因为他们的成功就如同昙花一现。他们的成功依赖的是对观众眼球的吸引,而这中吸引就如同婚姻生活一样,时间长了也就乏味了,同样也面临着审美疲劳的尴尬,因此观众品味的变化,注定严守一和费墨不可能红极一生,他们都会面临过气之后的冷寂。

三、最成功的一个角色

这部电视剧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角色不是严守一,也不是费墨,当然更不是于文海,非严守一的奶奶莫属。这是怎样一个老人啊,这是一个历经沧桑,洞悉世间一切事物的先知啊!这是一个仁慈善良、刚强宽厚,正直大度的老人家!有这样一位老人的抚养,就不难理解严守一功成名就的原因。她就像村头的那棵老槐树,一年一年矗立在风雨之中,却又荫护着一代又一代人,她落得了一个好名声,人们都在心头把她感怀。

四、最让我感慨的情节

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一期关于《真朋友、假朋友》的座谈中,严守一向嘉宾提了一个问题“怎样检验真朋友”,嘉宾说了两点:一是在你最需要钱的时候你能借来钱的朋友,二是你能在夜班时分还去骚扰的人。嘉宾的回答让我感慨很深,扪心自问,各位看客的朋友圈中到底能有多少人经的起这两条的检验?

五、总体感触

这部电视剧虽然延用了电影《手机》情节、人物角色等,但是命名为手机多少让人感觉有些名不副实,原因如下:一是这部电视剧里涉及手机的内容真的不多,没有电影对手机带来改变的深度恐惧;二是这部电视剧的主料是对节目制作人生活工作情况的深入剖析,剧中的手机元素充其量只是个调味品。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叫做《手机》,其实就是想利用电影版《手机》带来的影响扩大自己的收视面,事实上最切合电视内容的名称应该是《有一说一》。当然不管这部电视叫什么名字,总之确实是部不可多得好片子。

电视剧《手机》观后感 篇7

看过小刚导演的很多电影,基本上印象都是偏向幽默、诙谐的风格,而《手机》却是比较严肃,带有些许批判的意味,片子前后深刻地揭示了本片想表达的主题,引发思考。

简单一点来说,本片讲的是一个男人如何用谎言在三个女人之间游走,最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故事看似与手机无关,但是细节之处却能反映手机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和不断的变革。

严守一不仅仅只是作为故事中一个主要人物存在,我们通过他可以发现社会上许许多多与他相似的“同类”存在。作为电视台节目“有一说一”的一位主持人,屏幕前给人讲诚信之类的正能量话题,生活中却满口谎话地欺骗身边的女人,这完全与他的名字和他主持节目的名称矛盾,一定程度上有点讽刺的味道在。

故事中他的前妻于文娟是个比较正派的人,在看到武月给严守一发的短信之后得知两人私情,毅然决然和严守一离了婚,当时也没有提到自己有了身孕,直到孩子生了下来,也没有接受李守一一分钱。这点是我个人比较欣赏的。

沉雪和严守一可以说是一场“不打不相识”的恋情,记得严守一曾和费墨说过,武月只能给他带来片刻激情,关键时刻她还是以自己为重,只有沉雪直到为自己着想,表示沉雪才是自己心目中的妻子,相比于文娟,沉雪会显得更加开朗,喜欢偶尔撒娇,直接说出希望严守一不要和武月联系,她会主动去关心严守一,帮他清理剃须刀,但最终由于严守一谎话连篇,两人还是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

再说武月,觉得一方面武月曾经也喜欢过严守一,片中有一幕在看严守一主持的节目时她躺在床上流下了眼泪。另一方面她也不排除有靠着严守一满足自己利益的嫌疑,比如在片子最后她取代了有一说一节目。

三个女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而严守一能在这三个女人之间编谎话继而稳定她们的心,可谓是“用心良苦”,这样疲惫的生活有何意义?但谎话再美也终究敌不过事实,最终他还是遭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惩罚是他应该承受的。

片中多次出现了手机,从一开始广播找人,可见当时手机还没有广泛使用,渐渐地,周围人都开始通过手机进行联系,由最初始的只能打打电话到后面用手机拍照录视频,其实都能表明手机已经慢慢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新换代的也越来越快,而这一现象的背后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电视剧《手机》观后感 篇8

用了一周的时间终于看完了三十六集的《手机》。

很喜欢这部电视剧,这是一部以手机、说话为主线剖析成熟男性心路历程的作品,两位男主角陈道明和王志文演得非常精彩而深刻,剧情也很现实,很多情节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感慨于有一说一的艰难,感慨于说谎者的无奈,感慨于受谎者的悲哀。

感慨一:一个人要想做到有一说一,实在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生活中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我们总是要说一些谎话或是违心的话,人活在世上不易,尤其是那些对家庭对工作对社会充满责任心的人活得更是不易。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要争取坦诚,象严守一那样在关键时刻还是做到了有一说一,换言之这叫做担当。

感慨二:人到中年,婚姻生活则变的平淡无奇,夫妻之间变得无话可说。女人在这个时期的危机感最强,感叹并理解于文娟的那句话:“当初嫁给你,是因为爱你,想照顾你,现在离开你,也是因为爱你,想给你自由。”,于文娟的爱是感人的,伟大的。是一位追求爱情的完美主义者,羡慕!

感慨三:这世界诱惑很多,朋友间的友谊在利益面前似乎也会左右摇摆不定。

感慨四:奶奶说得好:“人要想活的踏实还得做到眼看路,口对心。”否则很难快乐。

感慨五:世上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是会随着时间、环境、阅历的改变而改变的。

电视剧《手机》观后感 篇9

和全国大多数人一样,我在《杨贵妃秘史》、《三国》和《手机》三部同时播出的电视剧中,选择了看《手机》,因为大牌云集,也因为话题性很强,黑色幽默耐人寻味。

电影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记得,那天看完电影,走出影院,在夜色中不自觉的大声哼唱"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问一问,最近你还回来吗?"现在想想,其中的感情实在太复杂,那时候的我根本没办法弄懂。对影片的感悟,也不过是替"中年危机"的"严守一"捏把汗,觉得他好日子不消停,惹出许多事非。也希望前妻、女友和红粉知己能宽容待他,息事宁人的`想法,实在是有些幼稚。

让人温暖、但无奈的剧情

电视剧版,刚刚看完,感觉心里面的无奈和苦笑更多,贯穿始终的不仅是剧情,还有沉重的思考。

从剧情看,电视剧不仅仅翻版,虽然没看过电影感觉会更好,但是这部剧本身已经拍的很好了。因为足够时间展开人物,所以个人感觉甚至超越了电影的表达。

剧中以手机为主线,揭示谎话连篇的世人,让我们自醒-"我说过谎吗?"

电视剧里面"有一说一"中讨论"你有几个可以半夜打电话的朋友?"无论是费墨还是严守一,还是生活中的你我,我们谁能有恃无恐的在半夜给别人打电话呢?有这样的朋友,是一种幸运;朋友还要处于适合接电话的环境中,这是朋友对朋友的体贴。总不能为了自己,打扰到最好朋友的生活吧?也许我就是那种很高兴接电话,但是不会随便打电话的人..最终,严守一和费墨守住了他们的友情。这剧情让人欣慰和温暖,有那么点情怀。

《手机》一开始,把人分成"说得上话的"和"说不上话的"两种,简单且实用。要办事、就得找"说得上话的"或者拐弯抹角能"说得上话的"应酬。要是"说不上话",就肯定办不成事。应酬就需要打电话沟通,需要虚情假意的迎合,需要善意的欺骗..在功利是非面前,不仅是严守一和费墨的友情要面对考验,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抛弃"很多,或者"被抛弃"了呢?

看了这剧,还会很无奈。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我们到底可以打给谁呢?这时候,安静的捧着手机,会觉得我们离外面的世界好远。

星光耀眼的剧中人物

投资方将投资的百分之六十用来付演员的片酬,我觉得值,好演员在刻画人物上,不会粗制滥造。

奶奶是神一样的大智若愚类型,平淡的生活在农村,却将永远的生活在所有剧中人和观众的心中。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父母师长,象一棵树,象一栋屋,有她的地方就是家,有奔头,能疗伤。

陈道明是我很喜欢的演员,特别是多年前那部《围城》,百看不厌。只不过这次的费墨教授,像极了《围城》中方鸿渐的后现代版本。方鸿渐花了准丈人的钱,成了买来文凭的留洋学生;费墨是满脑子金钱功利,却满口厚道美学的、可爱的"伪知识分子",尊严、金钱、名声、女人..一切他无厌且谨慎的贪图着。可能他总觉得得非所愿。他和李燕争吵并关怀,掌握的相处平衡之道远胜过方鸿渐的悲凉、孤独,费墨的平淡幸福真是让很多人羡慕的。

王志文是我喜欢的演员,热烈的笑,立刻阳光灿烂;严肃起来,又深沉的不行;居中的严守一老奸巨滑,几乎不说真话。

范明饰演的"黑砖头"很出彩,我喜欢听砖头哥说河南话,并把各种境遇总结到三十六计上,吸取经验;与费老的伪知识分子的幽默相比,砖头哥更可爱。以前很不喜欢刑捕头的拿捏作态,偏偏黑转头的拿捏就更符合人物性格。砖头哥有情有义,也有真实的小算计,挺好玩的人物。

于文娟表面的忍耐实则不懂得相处,不揭穿严守一的谎言,不沟通存在的问题,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幸福。我不太喜欢这个类型的女人,有那么一点点偏执,我要是男的应该不会娶的,没有争执,心却很辛苦。

反倒是爱慕虚荣、咬尖八卦的李燕是聪明的人。她更加真实、浅显的小算计轻易就能让人看透,对自己的喜好也直接的表达,这样的人有那么一点可爱,和她生活会更简单。她不是男人喜欢的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但我想聪明的男人该娶这个类型的人,心才不那么辛苦吧。

除此之外,剧还设计了不太着调的于文海,但是让他最终踏实下来了;沈雪也挺单纯挺可爱的一个人,她自己说有点"二",我也挺喜欢;喂猪娘们"砖头嫂"有很多不高雅的毛病,却活的很自在,因为她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小幸福中;伍月是身边能找到的人物,能力很强、付出很多,却总是不那么幸福;吕桂花是一个不甘愿的人,所以注定自己感觉不到幸福和快乐。但是她女儿牛彩云就很冲,凶猛的性格和样子,有人说她丑但不自量力,我却觉得她很容易让人记住,无论长相还是那份傻愣的单纯。刘百刚这样的男人,是我最不屑的类型,开始的唯唯诺诺和后来的不可一世都让人恶心。至于刘丹,要是再好看点,那简直就是完美的女神,学问厉害、武功盖世,有了好导师,工作出色,还有好丈夫,不知道还有什么幸运等着她。但是说真的,对于当代女性,得其一、二就该知足了。老路、小柱他们就不说了,可爱。剧中很多人都真实得可爱。

电视剧《手机》观后感 篇10

在看了王志文和陈道明两位老师演的电视剧《手机》后,感想颇多。记得在电影版的播放之后,就有很多人调侃,没有夫妻一起看《手机》电影。

电视剧版的比较电影版的无论在人物的塑造上还是情节上更加丰满了,里面每个人都可以说是生活中的一个缩影。但是无论哪种人物都在自己的做人原则上徘徊,有的在坚持,有的在挣扎。

王志文在电视剧中演的是一个农村出生,并通过自己打拼,做了央视有一说一栏目的主持人,而这个有一说一的主题和手机则构成了整个电视剧的主线。通过生存与发展,谎话与实话,坚持与背叛,美与丑的矛盾性刻画了很多生动立体的人物。也通过这些描述了人生当中的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做人原则。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上升到原则的高度,就必须要考量这个做人规则是否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性质。里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志文演的严守一的奶奶的做人的三个原则。

原话是这样说的————

1、割麦子的时候,你这个腰一弯下去,可就不能在直了,你这直了第一次,就想直第二次,干啥也不能直腰。

2、在外面做事,处人啊,无论跟谁,总有一个便宜,这便宜,一定要让给别人;

3、不能违心的做事。

我总结一下就是三点

1、脚踏实地

2、与人方便

3、诚实坦然。

严守一从小就遵循奶奶的教诲,并且成为了央视的主持人。用严守一的话说,他能主持一个节目,但是还不能主持自己的人。这就是关于做人是否要诚实,是否要有一说一。这也是他到最后都困惑的一个问题,因为在家中与老婆说谎导致离婚,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当一切的行为都用世俗的眼光非要分个是非对错的时候,这时候做人的原则就容易被人言绑架。这时候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要坚守内心的原则防线成了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不难,在做人的时候总先想到对方,把对方的感受和功劳放在第一位也不是太难。但是说到做人一定要诚实,说实话办实事,恐怕就不简单了,因为在当下社会,这么做是有点二。因为社会的现实就是即使你说了真话也总有人怀疑。

那么说到这里就可以窥豹一斑了,当下社会的风貌,缺少信任,缺少理解,缺少包容。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才让人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里面不断的选择徘徊而容易丧失人的做人原则。

为什么会这样?当一个这样的电视剧搬上荧屏的时候,这说明现实的土壤已经生长出了这些让人难以接受的恶习。

很难相信在一个缺少诚信,缺少信任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还能悠哉悠哉。这是整个社会的倒退,是道德文化的沦丧。当人们对做人的真理在人的行为上无法表现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已经病了。什么病?————信仰的缺失,是对真理的亵渎。

信是做人之本。一个人一个公司如果丢了这个东西,那么就无法用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去指导自己的行为,一切都将成为毫无原则下的无限欲望的奴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怀疑也是无限的,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可以怀疑,到头来将是一个没有规矩的乱世。正所谓,民不畏危,则大危至。

这都是自然规律,不会按照有良知的人的一声呐喊就会立马变好,也不会因为一个无知的人的放纵而恶化到极端。但是在这个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体验一个这样的环境,从而深刻认识这样一个没有信仰规矩的社会将是多么的可怕,多么的没有安全感。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这点,便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每个人都会遵从自然规律办事,做人。希望这个日子不会太遥远,但是必然在此期间很多人都会违背自己的良心,选择随波逐流。任何的一个物极必反的呈现,必然都要有牺牲。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改变。

只希望每个人都能遵从自己内心良心的呼唤,彼此能相信,理解,宽容。淡定的生活,从容的工作。重新确立一个良好信念,脚踏实地的和每个人都能愉快的生活在一起。美好的生活来自我们内心最真诚的召唤。

确实不错的一个电视剧,《手机》值得一看。

电视剧《手机》观后感 篇11

其实电视剧《手机》我还没看完,主要是感觉看不下去了,就像前一阵子看《蜗居》一样,完全的看不下去。

改编成电视剧版本的《手机》,添加了很多前因后果,也把人物描述的更贴近生活,更能让人理解某些企图是多么的不是故意的,以至于好像每个人做某件事都有了自己最最恰当的理由,所以,让人看后觉得这人得拥有多么大的宽容的心胸,才能够在现在这个社会活的既光彩琉璃,又从不受到外界一丁点儿的影响,每天都是发自内心的畅快。

每天侵泡在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交响曲中的人们,大都不理解为什么于文娟非要和严守一,离婚。而且,于文娟表现得更是很文气,淡淡的沉默,什么也不想问,什么也不想知道,也并没有演绎出内心里有多么大的悲伤,一切仿佛都是静静的。她甚至到最后还是在内心里,保护着严守一。也可能这才是爱情最初的样子。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没有谁对不起谁,我只是把你还给了你自己,把我还给了我自己”。

这句话真的很难揣摩,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难道于文娟心里真的就没有一点点怨恨?

于文娟并不是不能凑乎,而是不想凑乎着生活,确切的说,是不能和严守一凑乎着生活。当你心里在意,惦记,把某个人认认真真的放在心里时,这个人是个负担,如果两个人都心里非常的阳光,那就什么负担都没有,不管善意的恶意的谎言,都不会出现。

电视剧本身演绎的,没有充斥现在流行的色情元素,但是,我想我们每个人看后都会有不同的猜测,会质疑严守一和伍月到底有着怎样的暧昧关系,是纯思想上的,还是发展至肉体上的,偶跟一不太熟悉的朋友谈论此电视剧中的想不明白的地方,那朋友的解释,使我豁然间觉得自己思想的狭隘,也可能原本,简简单单的事情,想的太过于复杂了。严守一和伍月,之所以让人们觉得暧昧,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两个人确实存在着互相的欣赏与爱慕,这也可以说只是我们平时,在街上偶遇的一个让我们赏心悦目的人而已,喜欢,但是不会牵肠挂肚,更不会刻骨铭心,只是寂寞时,一个倾诉的聊天对象,喜悦时,想告诉他(她)同喜的一个人而已,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也可能不太恰当。

费墨教授,是个做学问人,但是不再像以前那种老学究的样子,而是很谙世故,很会为自己争取名利。至于他本身是不是也和他的学生,有着感情瓜葛,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没有,至于现实社会到底存在不存在某些学术上的黑幕,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也不是我想表述的问题核心,费墨,这个人物形象,整体上说,是个纯正面人物。倒是教授的夫人,让我觉得有点不舒服,刘蓓演的很出神入化,但是我怎么觉得,她和教授之间才真的是共同语言缺乏,不知道当初怎么的把教授给骗到手的,一个厉害人物。

这里面,也揭示了一些男性友谊,男人们之间的友谊,有时候我们女人很难理解,是那种深藏在心里的爱护,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才会表露出来。我看了最后一集,严守一和费墨之间,存在的那种惦念和关心,并不是因为利益相关,而是就是关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里有吧,最后费墨教授在过节的时候发的那条短信,我一直觉得久久难忘,呵呵,想念守一。

我想这种想念里,有敬佩,有挂念,有一种隐隐的痛在心里作祟,严守一最后的有一说一,是费墨始料不及的,我想有时候在权衡利弊之下,人们都会做出对某些潜规则妥协的举动,但是严守一,却把一直都在意的利益给抛一边去了,就像是一向冷静沉着的伍月,在痛失爱母,并失去婚姻的时候,所受的刺激,其实就想也就是只想,借一个安全的肩膀或者怀抱小憩一下,调整一下心态。严守一却应为失去了,每当他觉得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压的他喘不过气的时候的一个安身的去所,一个不论何时都会敞开怀抱拥他入怀的人,而使自己真正的有一说一。在正常的情况下,我想他一定不会说出真相。

通过伍月,我们看到一个没有家境背景的女人,想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去干一番大事业,是多么难的事情。电影里的伍月,妖娆而让人魅惑,电视剧里的,却让人看着平静而带着点心疼。这个电视剧里,伍月让我感触最深的东西,就是她时时刻刻的小心,动不动就录像,录音什么的,但,正是这些,有效地保护了她自己的权益。

电视上一定不会出现这个节目,有一说一。因为,现在没有人会,真正的有一说一,真要是说了的,就是还会受到某些嘲笑。

正因为有一说一,成了罕见之物,所以,我们想念那些有一说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