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总台央视《我住江之头》个人观后感

总台央视《我住江之头》个人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5W 次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总台央视《我住江之头》个人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总台央视《我住江之头》个人观后感

总台央视《我住江之头》个人观后感1

2021年10月,中国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这将从体制上摸索出一条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探索如何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本集聚焦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方式,通过多个生动的故事反映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生态保护如何造福当地民众、为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夜幕降临,三江源璀璨的星空下,潜藏着一些不安的身影,饥饿的捕食者——雪豹在袭击牧民心爱的牛羊。牧民因此打了报险电话。

25岁的白玛智美,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昂赛乡的牧民,从2020年起,白玛智美有了一份新的工作,他成为了牲畜意外死亡保险的“协赔协保员”。接到报险电话,白玛智美立即出发。他深知,对于牧民家庭来说,牛羊有多重要。他要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核查牧民的损失。

玉树州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的这座河谷,是栋材一家世代居住的地方。1975年出生的栋材,自幼过着山里牧人的生活,终日与牛羊为伴。虽然如今,孩子们都已离开家去城里读书,栋材却仍固执地守着祖屋,不愿离开他熟悉的这一切。

这两天,在省会西宁读高中的大儿子放假在家。栋材提议,父子二人一起上山去放红外相机。上山放红外相机的提议,引起了儿子昂文久美的兴趣。久美知道,这些红外相机是用来监测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让他颇有些自豪的是,父亲现在还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一名生态管护员。这不仅给家里带来了每年两万多元的收入,更让久美自己也多了一份荣誉感和使命感。

2020年8月,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一场影像展将江之头与江之尾,紧紧地牵在了一起。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影像,竟都出自几位牧民之手。雪豹交季的画面尤为珍贵,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野外拍摄到的画面。拍摄这段画面的摄影师更求曲鹏,是青海玉树昂赛乡的牧民。他与次丁和达杰一样,都是来自昂赛乡的牧民摄影师。

奚志农是中国第一位蜚声海外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从2016年开始,他在昂赛乡陆续结识了次丁、达杰和曲鹏,进而萌生了将他们培养成摄影师的想法。

奚志农的培训班曾经有一个年龄最小的学员,仅有七岁,她是达杰的女儿,名叫英平康卓。小小年纪,却有大大的能量,她最终成为了全球最年轻的雪豹摄影师。

青海玉树州的杂多县是澜沧江的发源地。每年七月和八月是三江源的雨季,蜿蜒清澈的澜沧江水会变得湍急而浑浊。这意味着漂流最好的季节到了。

汤建忠是一名探险家,从事户外运动已20多年,是多项江河探险运动的纪录保持者。2018年以来,他参与三江源国家公园漂流机构的组建,协助培养本地的专业漂流向导。

总台央视《我住江之头》个人观后感2

三江源是多个民族世居的家园,高原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细察会发现,千百年来,有一种基因一直在传承,那就是与自然、与各类生命打交道的智慧。本集通过多个故事深入三江源区域各族民众的生活,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蕴含的环保理念,反映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智慧,展示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的传统根基和民众力量。

卓玛家住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昂赛乡。这里的牧民,衣食住行都依赖牦牛,所以牦牛不仅是宝贵的财产,更是亲密的家人。如果牦牛遭受野兽的攻击,对牧民来说是个不小的损失。这个寒冷的冬雪天,一头待产的母牛,成为全家人关照的中心。因为在气候严酷的三江源,动物的繁殖率和存活率并不高,尤其在恶劣天气里出生的幼崽,须由牧民接生并精心照养,才有机会成长。

年保玉则山下的西姆措,又名仙女湖。每到夏天,冰川融水汇成山间溪流,草场肥美、气候凉爽,是当地牧民传统的夏季牧场。现在天气渐暖,村民们已在筹备转场来此度夏。曲波是年保玉则的一名生产队长,村里牧民每年两次转场,他都要打前站,提前查看牧区的草场是否具备条件迎接牧民们的牛羊,以确保大家按照万物生长的法则行事。他相信这才是对牛羊最好的照拂。但经过勘察后,曲波发现今年的雨季比往年来得晚,转场时机还不成熟。

华桑被称作“高原武者”,生性沉稳、自律。每天早上,无论春夏秋冬,他都会在黄河边晨练。他还有一项坚持多年、雷打不动的行程,每个月的农历25号,他都要去达日县城外的山沟里布施秃鹫。高山秃鹫是一种大型猛禽,在青藏高原上没有天敌,它虽然生性喜爱动物的尸体,但在腐食不足时,也会捕杀健康的猎物,所以在华桑看来,给秃鹫提供食物,可以保护其它健康的野生动物。

曲杰尼玛的阿妈是一位《格萨尔王》史诗传唱艺人。这个暑假,曲杰尼玛回到家乡的草原,他跟随阿妈学习说唱,也学习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热爱。这个暑假,天地自然成为他的人生第二课堂。

坛城沙画是藏传佛教寺庙里的一种艺术,其制作工序里也渗透了当地人对大自然的思考与崇敬。玛沁县的拉加寺,是黄河源头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寺中制作的坛城沙画种类繁多,工艺精美。眼下,僧人们就正为制作坛城所需要的颜料,在拉加寺的护法神山上采集花卉。

总台央视《我住江之头》个人观后感3

著名生态保护学者吕植指出:在三江源,人与自然相处的核心或最关键的问题是人与野生动物能否和谐相处。

随着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曾经泾渭分明的人兽生活区开始模糊、重叠,野生动物频频光顾人类生活区域,或对人类生产生活构成挑战。这反映了野生动物活动习性和规律的某种改变。这些变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新情况,体现了三江源生态系统自身的动态性。在这动态性的进程中,由于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与自然生命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新的平衡。

玉树巴塘:村里来了藏棕熊

在玉树巴塘乡,人们早已习惯与野生动物共居一处,大多数时候互不相扰,但这几年,人们隔三差五就会听到一个让人心慌的消息:山上的藏棕熊下山觅食,进村了。

出生就学会穿越马路的小斑头雁

三月快近尾声的时候,斑头雁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回到了三江源。求偶成功后,它们开始营巢产卵。通常,斑头雁会在人迹难至的湖边或是悬崖上营巢。这几只斑头雁就选择了与湖水相隔一条马路的这面崖壁来营巢。公路边的崖壁上,两家斑头雁在争地盘,营巢孵卵。夏天快要来的时候,两家的小斑头雁出生了,一出生它们就学会了怎么穿越马路。

守护 共生——藏羚羊迁徙记

青藏公路的五道梁段,地处可可西里腹地。这条修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公路,在无人区架起一条物资供应的“生命线”。五道梁栖息着众多野生动物,还是藏羚羊繁育迁徙的必经之地。站在公路边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美丽的高原精灵。为了帮助藏羚羊穿过马路和铁路,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打扰,人们想了很多妙计高招,同时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野生动物对环境变化有着一定的适应性。

野生动物 人类不会说话的朋友

普氏原羚是一种如今只在青海湖周边栖息的珍稀动物。其野外种群的数量一度不足300只,但经过政府以及当地牧民十多年的努力,其野外种群数量现已接近3000只。青海湖南岸保护站的吴永林用他半生的职业生涯见证了这一变化,他说:“野生动物是人类最好的、不会说话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