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海豚湾观后感4篇

海豚湾观后感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21K 次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一句话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海豚救人的故事,小时便有耳闻。海豚待人真诚友好,人类却不断扩展海域,利用海洋,占有它们的家园,甚至屠杀它们!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海豚湾观后感,欢迎阅读!

海豚湾观后感4篇

  海豚湾观后感(1)

如油画般的美景,交杂闪过的暗夜的影,赤色的海水流不尽悲情,海豚甜美和光明的微笑万劫不复。所有的人都会为此而难过。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地球村,没有人知道经济的背后水有多深。这个世界繁盛背后深藏着冷漠,丰饶背后是人性的阴暗,那些美的善的爱的,异化为媒体展现出的镜花水月,一场场痴迷现代人的谎话。

看完这部影片,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觉得很累,沉沉睡了一场。

一个风光秀丽的美丽海湾,却成了幽深不可测的屠宰场,它太可怕了,可怕到没有七情六欲,没有温情而只有机械。在临近片末的直面屠杀,那些血色成片的漫溢,每年两万三千条生命的丧失,一个明晃晃的噩梦,混着血色。它们尸骨未寒已被打上各种鲸类肉的标签,超市、餐桌乃至中小学的饭堂……

岂容以文明自诩的现代人娇贵,今日加诸自然的种种,终有一日会回归人类自身。 当前一秒还在为屠杀海豚辩护的日本捕鲸协会会长看到Rick偷拍屠杀海豚的视频时,他问了一句:When and Where do you take this? 嘿,这多么像今年流行的那几句名言“你是哪个单位的?”“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

真相背后各种力量的博弈,他们用尽了能用到的高科技,冒着生命危险,三十五年,Rick 和他的团队一点点接近真相,一点点唤醒麻木不知情的人群,一点点努力把生命的权力与爱回归于自身。回看1956年的水俣病大爆发,乃至中国的三聚氰胺事件,天灾人祸俱在人为。 “IWC它是个没用的组织,但也是唯一得到联合国认可的组织。”“国家之间擅长的是:商谈,微笑,握手。”

今日的哥本哈根大会,气候会议变成政治交锋,各国政治力量轮番上阵,人类在自然面前大肆卖弄着自己的所谓智慧。多么吵闹,多么可笑。

影片这样说:永远不想相信政府或者机构能解决任何重大问题……所有的社会变化都来自民众的激情……

血色的海豚湾。

这不只是日本人的耻辱。

这是全亚洲,是整个人类的耻辱。

也许我们做不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许我们做不到有那样的财力那样的技术,但,有一天,需要我们为生态为生灵为生命的尊严做一些什么的时候,一颗坚定的理想主义者的心至关重要。

影片的尾声。背着记录屠杀真相的显示屏的Rick,站在国际捕鲸协会楚楚衣冠的各国代表面前,站在东京街头,站在人潮汹涌却越来越冷漠的世界上,用他的执着、他的理想、他的坚持,感动着这个地球。

  海豚湾观后感(2)

看完这部电影后,忽然意识到这是我唯一一部耐下心看完的纪录片。

我想很多看过该纪录片的人都有相同的感觉,对于人类残害海豚的愤怒,可能这里人类更针对的是日本的那些渔民和相关的政府官员。当一条条海豚在他们的手中送命的时候,他们没有感觉到一丝罪恶,这是那些立志于保护动物的人士不能容忍的。为了揭露出这个事实,一群动物保护人士行动起来,更让人感到佩服的是他们把这次经历排成了电影,不过最牛的是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而且评分极高。

至于这部电影是否能结束太极的海豚屠杀,这应该是每个看完这部电影的人最迫切想知道的答案。无论这些保护人士能否做的了主,好在曾经努力过,他们也就问心无愧了。感叹理查德的执著,宁愿坐牢也要去保护海豚。有时候,很偶然细小的一件事,一个人产生出一种信念,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训练的海豚在他的臂膀中死去这件小事改变了他,改变了他的一切。

哪怕只有我一个人站出来说话,我也要做。这应该就是理查德想的。好在还有人帮助他,好在还有不少志同道合的人,这个社会上没有人是孤单的,总能找到旅伴,只有一个也好。当然理查德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来,这部电影的目的也就在于此。不该如此麻木,不该如此见死不救,辩证的来看,海豚肉不可使用,杀它对人类绝无益处,搞不懂人类为何要做对自己无益的事情。而海豚的智慧人类还没有摸清,海豚更愿意把人类看成它的朋友,在危难的时候救助海上的人们,结果却遭遇如此下场。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可可西里》中我看到了中国环保人士的身影,这是值得高兴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句话不假,但不排除有那么一些人,以残害动物为乐趣,果真这样,那他们真的连原始人都不如了。

  海豚湾观后感(3)

今天早上,老师给我们大家看了一部让我感触很深的纪录片——海豚湾!

海豚湾讲的是日本人大地町当地的渔民于每年都驱猎捕杀海豚的过程。非常残忍!我看到了一个部分,渔民们拿着长叉,向海中刺去,一个海豚被刺穿,二个、三个……越来越多。原本蓝蓝的大海一瞬间变成了让我们忧心忡忡的血海。我的眼睛湿润了,他们怎么能这样呢?海豚那么可爱、善良。海民们真的太坏了,真是不可理喻。

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要说出来:如果你们这些渔民们捕杀的海豚正是你们亲爱的家人,最好的朋友,久违的同学。你会忍心继续捕杀他们吗?你会忍心吗?你们到底有没有想过海豚的感受?你们捕杀幼豚,母豚伤心;捕杀了母豚,幼豚伤心。你们说捕杀海豚是你们的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说日本允许每年杀1.2万头海豚,我们才杀了2000~3000只,算少了。哼,可笑!2000只不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吗?不也是和我们人类一样懂得报恩的聪明的生物吗?

在这里,我想向全世界人民呼吁:海豚也有自己的家,请让海豚回家,不要捕杀它们!

  海豚湾观后感(4)

一部力量强烈、立场鲜明的影像作品,往往会引发与其规模成正比的争议。《海豚湾》在主题的深刻性、叙事的流畅与震慑人心上,呈现了一个纪录片的范本。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背后真相的思考。

尽管本纪录片主要记录了某一海洋保护组织的成员为了保护海豚,为揭露日本大量屠杀海豚的的罪恶行径所做的伟大斗争,在感受日本残忍的行为同时,带来的更多是思考!

首先,古往今来,邪恶与争议的战争从未停歇,彼此间的搏斗也是长久的。纪录片讲述了海豚保护者与屠杀海豚者之间的一种搏斗。在日本太地町每年有两万三千条海豚遭到屠杀,而且这是不被日本群众所知道的。当地渔民根据海豚的首要器官是听觉这一信息,用超大噪声引起海豚不安,使他们产生巨大压力并将他们堵截在海湾处进行人工捕杀。海豚的鲜血染红了海水,看之令人阵阵心痛。如何将日本这一罪恶公之于世,成了该组织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保护人员曾多

次前往捕杀海豚的现场,都遭到了当地渔民的阻止,甚至人身攻击。

但是面对日本的多方阻挠,该组织的人员并没有轻易地放弃,他们想方设法的对那一残忍的杀戮场景进行拍摄,把摄像机安置在人工岩石中,黑夜潜入现场进行拍摄,经过最终的努力他们做到了。在本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两个日本政府人员的正义揭露。正是正义驱使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去勇敢的与邪恶作斗争,我敬佩他们。他们的力量或许很小,但是在黑暗的笼罩之下,他们仍会尽力去寻找光明,去伸张正义。

其次,人来社会越来越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显得更加微妙。从古代的敬畏自然,到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处于现代文明的我们应该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尊重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海豚作为一种智慧的生灵,那些海豚救人的故事仍在继续,日本大量捕杀海豚,曾贩卖海豚肉,致使那个年代的许多儿童天生残疾,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我们应该引以为戒,而不是继续破坏自然,自取灭亡。

最后,在某种情况下,人民只能沦为国家政策的奴隶,人民没有选择自己自由的权利。难免让人感到可悲,被蒙在鼓里的可怜人民,最终会成为国家的牺牲品。据科学调查发现海豚肉里还有超高量的汞,但是这样,日本政府却规定全国小学的午餐都要吃海豚肉,这一政策让人不寒而栗。

影片的支持者在数量上极大地压倒了质疑者,但一些言之有理的质疑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反思:是不是仅仅因为本片的“主人公”是人见人爱的海豚,才激起了我们泛滥的同情心?如果是鸡鸭猪牛羊充斥其间的屠宰场,我们还会不会有同样强烈的愤慨,以及愤慨之后可能付诸的行动呢?

不过这正好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海豚湾》已经达到了它想要的效果:至少,人们开始思考食物链、食品工业和环保行为下所掩盖的悖论,进而思忖自身的行为是否得当。

实际上,当哥本哈根会议在罗生门般的迷雾中无疾而终,当碳减排步履艰难而污染继续增长的时候,当年《黑客帝国》里特工史密斯说过的一句话,已经越来越有警世意味:“人类就是害虫。”

人类究竟是不是“害虫”,现在恐怕无法评价。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人类在挥霍自然的同时,也在挥霍自己的未来。史蒂芬·霍金,这位被誉为“在世的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几年前就已发出了这样的惊呼:“地球进化史持续了50亿年,人类文明从开始到现在顶多20万年。但在这20万年,人类已将地球50亿年内积攒的资源耗掉了一半。”

环保主义者强调,必须尊重与保护地球上每一个活着的生命,因为文明的高级形态绝不是对大自然采取一种征服者的姿态,而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