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3篇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3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5W 次

《离开雷锋的日子》该片讲述了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因一次意外车祸造成雷锋死亡。随后乔安山留下一系列不是雷锋又恰似雷锋的事迹的故事。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3篇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一)

《离开雷锋的日子》这是很久以前的一部老电影了,但是里面的内容让我非常感动。雷锋,是一名班长,拥有着为人民付出的高尚品德。1962年,这位只有22岁的英雄去世了,因为乔安山开车的时候旁边的棍子打到了雷锋的太阳穴,就这样抢救失败,而去世了。虽然雷锋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却一直被人们传承下去。雷锋的好朋友乔安山觉得对雷锋很惭愧,于是,他开始弘扬雷锋精神。

一次,一个老爷爷在雪天被一辆黑色的小轿车撞了,车主为了逃避责任,就把老爷爷留在了路边。有一辆黑色轿车跑过来,看见倒下的老爷爷,本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当清楚以后,知道自己的车和肇事车很像,怕会惹到麻烦,就开车走了。

当乔安山看见之后,立马把这位老人送到医院,但是老爷爷的家属不但没有感激,反而索要赔偿费,为了澄清事实,只好让老爷爷作证,但是老爷爷却点头表示是乔安山撞得。最后水落石出,电视台也赶过来表扬乔安山的雷锋精神。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觉得:老爷爷的家属很过分,不但没有感激,还说雷锋精神解决不了什么事。难道做好事得来的结果却只是别人的误会,瞧不起吗?但是乔安山的精神让我敬佩,他和雷锋一样,是我们社会上值得学习的人。

还有一次他和他的儿子的车子陷进了泥潭,这时许多带着红帽子的青年人来帮忙,并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此刻的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因为这代表着世界充满了爱。

这一幕幕的事情,都在告诉我们,雷锋是我们心中的榜样。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雷锋,他们默默地为我们而奉献,那么我们也应该有所回报,所以应该更加的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就让雷锋精神一直弘扬下去吧!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二)

雷锋走了,带给善良的人们无限的悲痛,留给善良的人们一笔丰厚的财富,默默离去,乔安山——雷锋生前战友,雷锋牺牲的直接“肇事者”来了,带着终生挥之不去的遗憾和一个沉重的包袱,默默走来。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正是有关乔安山的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平凡经历。

几十年前,时代推出了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普通军人,他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社会树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然而,他却走得如此匆促,在人们还痴痴地目睹他俊美的身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时候,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忽然间嗄然而止,躲开了人们心底的思念和企盼,静静地踏向了人生之旅的终点。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改革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华厦广袤的大地上画出了浓重的一笔,面对着日新月异的这个世界,有人迷惑了,有人混沌了,长久以来蕴含在他们脑海深处的某种精神支柱在对物质的无限追求中悄悄地支离破碎,飘散消失殆尽。

乔安山是平凡的,他身上背负着一个沉沉的希望,在崎岖变幻的历史路途上踽踽独行而毫无怨言,他默默地关注着变化万千的世纪,默守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静静地袒露着一种生命的俊美。他或许只是一片迎风而动的绿叶,或许只是一粒亮丽而纯清的海水,但他却昭示着一种生命的倔强,折射着一种生命的辉煌。

乔安山却是伟大的,他将雷锋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延续了下去,他将一个悠远的时代与现实连成缆索,让人们从心灵深处由衷地去崇敬、膜拜,让更多的人脱离种种龌龊腌臜,紧紧地凝聚在一面辉煌的旗帜下面,展示出浩浩淼淼的无私与崇高。

我甚至于为他的默默无闻而潸然泪下,他只是沿着雷锋的足迹去完成雷锋未竟的事业,他没有叱咤风云的感召力,没有气吞山河的雄才大略,他所具有的只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和一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执着。然而,正是这平凡的一举一动将各种掺杂着自私与物欲的思想都款款地摇碎,又溶为一体,凝合成一座精神的丰碑,凛然屹立在新时代的开端。

我不由得有一种激动和亢奋。当一大群稚气未脱的青年志愿者哗然而现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还向着未来延伸而去,那么地贴切而自然。或许正是一代一代凡夫俗子执着的赤诚,正是无数坚实的脚步,才能将新时代的这座丰碑巩筑得如此沉稳,踩踏得那样殷实、富丽,才能让更辽阔的华夏大地上长存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雷锋精神是一座丰碑,是万千民众的一个精神的皈依点。而瞻仰这座丰碑,你就会多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你的人生也会增添一股烫人的力量,开始浩大而勃发。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三)

上周晚自习,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笔电影,电影讲述了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的助人为乐,发扬雷锋精神的故事。

乔安山是雷锋的战友,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无意造成雷锋的死亡,而这件事影响了他的一生,开始学习雷锋助人为乐。乔安山在退役后,当了大巴车的司机,他拒绝任何靠关系不付车费上车的乘客,且在行程中救了一位难产的妇女。之后他又当了货车司机,他在工作中救了一位被车撞后倒在雪地上的老人。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拉货,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里,路过的一群学生帮助了他们。

其中,让我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救老人的那段场景。一日,他在运货的时候,发现了一位倒在雪地中的老人,他好心将老人送往医院,并联系了家属,且预付了药费,但是老人的家属却不想承担昂贵的医药费,就将全部的的责任推向了乔安山。虽然乔安山同志被冤枉了,但他还是发扬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即使自己吃亏也要做好事,当好人。当然最后他被证明是无辜的,但是却深深地伤了他的心。而老人的家属不管伤了乔安山的心,连句对不起的话都不讲就想离开。

从中我体会到了许多,首先我知道了一好人不管在什么年代什么时间都是有的,当然他的反派角色坏人也是一直有的。还有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是不从每一个公民的个人素养个人素质抓起的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将会越来越衰弱。

先从好人和坏人开始讲的话,好人就是乔安山,而坏人就是肇事逃跑的人和老人的家属。这件的事就如同现在的扶老人的事情一样,好心人就像乔安山一样讲摔倒的老人扶了起来,而最后老人的家属却把撞到老人的罪名毫无证据的加压给扶起老人的好心人,而这些家属就是所谓的坏人,也许他们为的是自己父母亲着想,但我觉得他们更多的是不敢面对现实,不敢承担现实,本应属于自己的责任残忍的推给好心人。

好心人却只能默默的承担这一切,于是这一系列的事情导致了,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即使有好心人,也没有好心事,因为这一系列的事情推出的答案就只有一个,谁心软谁吃亏。而这些家属的行为就是个人素养个人素质的问题。如果他们懂得感恩,愿意承担责任的话,就不会有心软谁吃亏的这种念头了。所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颇为重要的,文化课必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

而当每一个学生能做到做好一个好人的话,那这个民族才能真的强大起来。但是其中会有些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无法接受教育的事情,而这体现的是,政府的问题,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会提倡人人平等,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但是真正能达到所谓平等的民族或国家却极少。表面上在资助贫困地区,表面上在开发荒山野岭,但更多地是发展前线城市,搞好外交关系,于是这便导致了富者更富,贫者更贫。

所以我觉得提倡雷锋精神虽然重要,但是如果不从根基开始做,不从根基开始改,那这一切只能是光说不做,而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且现在这个年代的人,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前途与发展,极少的关注别人,对雷锋精神毫不感兴趣,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提倡雷锋精神相当于在做无用功。如果能让人们学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关注别人的发展,并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话,这时雷锋精神就能体现出来了。

而雷锋精神就是帮助别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自己的手,助人为乐,就像帮助乔安山的那些学生们一样,虽然只是一点人,但是这一点一点的人加起来,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做好人做好事。人们常说怎样的环境造就怎样的人,而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们又怎么会长坏?但是还有一句话,因为大部分都是环境造就人,所以几乎没有回想到,但是我们都知道环境是由人造就的,所以怎样的人造就怎样的环境,也许现在能做到向雷锋那样的人不多,但是这些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做到自己灵魂的纯净的话,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们能改造他们身边的环境。

雷锋虽然离开我们许久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之中,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欣赏,他虽然没有改造他身边的环境,但他做到了,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自身灵魂的纯净,他用他的生命的每一秒帮助别人,并以此为乐。他曾经说过:“把有限的生命投入要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多么高尚的精神。最后我也想说句,虽然环境能造就人,但是人是可以改变环境的。所以,只要我们一点一滴,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个民族这个社会会更加强大,更加高尚,令人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