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七年级读《爱的教育》有感大纲

七年级读《爱的教育》有感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38K 次

七年级读《爱的教育》有感1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本书通过一个小学生日记的形式,反映了社会个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

七年级读《爱的教育》有感

“听母亲告诉我,老师一天要上五节课,外加一节体育课,晚上还要到夜校上两个小时的课,睡眠的时间太少,吃饭也很马虎,总是匆匆忙忙胡乱吃几口算是完成了任务。由于他从早到晚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怎能不积劳成疾呢?”(这是《爱的教育》中的一段)老师为了同学奔波劳碌而积劳成疾,这难道不令人感动吗?这完全可以体会到老师对学生们的关心是多么的真挚!而这种关心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中国的文圣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爱人。可见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须具有一颗美好的爱心。

其实,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最纯洁的。敢问有哪位当老师的不爱自己的学生呢?我们小学时候的语文老师就是一个好例子。每天放学以后,她都会自己一个留在教室里批改作业,或是对当天上课的情况做一个总结。她女儿每天7点钟来找她回家吃饭,她总是对女儿说:“你等一会或者先回家,我很快叫行了。”但是,她女儿一等就等到十点多了。而且,她是不会请假不上班的,即使是生病了,也坚持回来跟我们上课。老师与学生就是这样,他们之间总是散发着“爱”的“香味”,令人“陶醉不已”。

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中,除了环境美以外,还需要有爱的存在,只要世界充满了爱,那么世界才能够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一起创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吧!

七年级读《爱的教育》有感2

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书籍。读一本好书能让自己受益终生。

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后,让我感受至深的文章是:“为父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许利亚的家庭生活非常艰辛,他父亲一个人做了许多兼职工作。许利亚看见父亲操劳过度,身心疲累,于心不忍,,他每天半夜起来帮父亲抄写字条,从而减少父亲的负担。每夜辛苦的抄写工作使他不能认真学习,造成被父亲责骂,后来被父亲发现许利亚每夜抄写的事情,父亲感到十分内疚,并恢复了对许利亚从前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许利亚是一个非常爱父亲,为父亲着想的孩子。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我吃到一点苦头。父亲他非常疼爱我,在家中,我就是一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想要什么就拥有什么,这种生活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衣食无忧!但父亲要辛苦的工作。每次从学校回到家中,都可以看到父亲那饱含着沧桑的脸。以前,父亲那乌黑的头发,光滑而油亮。可是现在,父亲那的头发却夹着那刺眼的白发。父亲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操劳过度才变成这个样子。我非常心疼。父亲为我操劳了大半辈子,我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父母亲的养育之恩。但我会用学习,用孝心来感激父母。就像老师说的:“只能用爱给自己的下一代,来报答父母。”

这一本《爱的教育》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这一本书适合我们中小学生阅读。英国的弗奥斯本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与其匆匆博览百书,不如彻底消化几本。”我认为他说的非常的对,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读好一本书可以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好书可以引导一个人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发展,也可以让自己走向成功,还可以让自己受益终生。

我建议同学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弄清其中的道理和文章种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还更好的提高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

七年级读《爱的教育》有感3

今天,我阅读了《爱的教育》的《宽宏大量的品德》,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受教育,教育到我们应该有那种“美丽而又神圣的心灵”,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美”。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叫科罗西是一个残疾人,在学校很多人讥讽他的,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就拿了一瓶墨水朝讥讽他的那个人扔去,反而扔到了老师的身上。老师寻问是谁搞的,卡罗纳瞥了他一眼,站起来了,老师知道不是他做的,就马上问,然后科罗西站起来了向老师叙述原因,老师教育了讥讽他的同学,又夸了一下卡罗纳说:“你的心灵真美”!

我们的身边是否能多一些这种心灵美的人呢?例如平时有人做错事还要抵赖,其实,只要做错事知道能改就行了。还有无论别人身体上欠缺些什么,我们都不应该去讥讽侮辱别人,我们在友谊方面要尊重对方,你知道这样别人是很伤心的,同时也玷污自己的人格。我们所认为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但相貌与外表美是不符合实际的,是不对的,真正的美是心灵美、思想美、道德美,如果这三样东西你不健全,那你何谈“美”?那只是虚伪的美,不真实的美。

我们人的道德行为规范中是否也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美。生活的美与许多都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拥有这样的美,努力加油,少违反纪律,少欺负别人,上课尊重对方,尊重老师辛勤劳动。这种美丽神圣的心灵能够真正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