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野火集》读后感范文大纲

《野火集》读后感范文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2W 次

篇一:野火集 读后感

《野火集》读后感范文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野火集》后,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龙应台把台湾写得过于黑暗了,但是我却找不到可以辩驳的地方。整本书都是在讲理,所有的文字都是对事实的合理剖析。虽然我认为龙应台写的还是有过激的地方,但不得不说,她这本书写得很好,逻辑性很强,而且通过这本书在台湾的反响我知道她就像大陆的鲁迅先生一样,唤醒了许多被蛊惑着的人。

虽然龙应台写的是早些 年 台湾的情况,但我看了却觉得,她在其中批判的许多现象正发生在中国大陆。

在书中,作者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走在人行道上,有辆计程车扫着我的手臂飞过,马上被红灯挡住。我生气地走过去,要他要下窗户,说:“你这样开车太不尊重行人;我们社会不要你这样没有水准的公民??” 很可笑的,知识分子的调调,我知道。灯绿了,这个司机把车停到街口,推开车门走了出来,手拎着一根两尺长的铁棍,向我走来??

这让我立即联想到了最近中国发生的一件事:一位司机想要逆穿单行道(似乎是这样),一位外国女士用自行车拦住该司机,微笑着请他退回去。这位司机不但不退,反而开始鸣笛、谩骂,好像他是有理的。最后司机见女士执意不走,便把女士的自行车扔到了一边,开车逆行而去。

惊人的相似,不是吗?二十年前台湾发生的一件事,现在却在大陆重演。龙应台分析的结果,是“生气”的人太少。换到这个案例,也就是这种敢于挡车的人太少了。如果不是一位女士站在那里,而是十位、二十位路人站在车前,那位司机还敢这么放肆吗?他还敢毫不心虚地谩骂吗?答案不言而喻。是的,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司机素质低下、法律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等等原因,但正如龙应台所说的,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气”的人太少。

这只是其中的一例,像这样有着惊人相似度的“巧合”在这本书中随处可见。这说明,大陆也需要一位龙应台,也需要这样一把野火,把所有这些该被清理掉的现象全部烧光。但是这种人不能多,这么激愤的人一多,中国就容易乱。而当前国际局势是不能容许中国出乱子的。所以,野火虽重要,一把就够。多了,就把好的东西也一并烧掉了。

篇二:《野火集》读后感

虽然龙老师写的是20多年台湾的情况,但我看了却觉得,今日之中国,颇为相似。 第一次看完《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和《生气,没有用吗?》,我有种被人打了一巴掌的感觉,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还不错的还挺正直的还挺善良的青年,但这两篇文章让我看到了自己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阴暗面。

文章列举的那么多应该表达出自己的气愤的例子中,我唯一做过也唯一敢做的,也只是小小声地说了一句:“插队恐怕不好吧?”而且当时也犹豫了很久,怕遭人白眼,甚至觉得说出来挺没面子的。虽然我庆幸当时我做了,但事后我更加愧疚了,为什么这么一件小事我都要犹豫这么久而且还不敢大大方方地说出来?还表现得仿佛是我做错了事?中华民族不是推崇谦让礼貌吗?可是在今天社会上,大摇大摆不知廉耻地插队抢位的人大有人在,若有人指责,还会被骂上一句“关你屁事!”甚至会动手打人。文章中还有一个事例,“小悦悦事件”简直是这个实例的翻版,“道德沦丧”是最近讨论得最激烈的话题。但我认为,一味指责18个路人是很片面的。有太多事例说明,你救了人,但搞不好你莫名其妙就成了肇事者,你莫名其妙就要赔上不大部分身家产,甚至面临牢狱之灾。那还有谁愿意去救人呢?佛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的,救人本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但就一个不分黑白冤枉好人的生命,不高尚也罢。在《看天下》上看到一句话:“不需要说那么多,要抚慰小悦悦的亡灵,要拯救我们的良心,只需要对自己说一句话:‘有人摔倒我一定去扶,有人被撞我一定去救’。(《看天下》2011.10.28第29期社评《关于小悦悦,我们只需要对自己说一句话》)但我认为,救人应该建立在保护好自己的'基础上。打个比方,如果你不会游泳,你就不应该下水企图去救溺水者。溺水者死了,他的亲人朋友会伤心欲绝,但如果你死了,难道你的亲人朋友就不会伤心欲绝了吗?一命抵一命的做法,并不伟大。同样,救助车祸受伤者是必须的,但在今天的中国,你必须先保证自己不会因此成了东郭先生。

又一次读了文章,我知道,很多人不是不生气,是不敢表达出生气。勇敢的行为有时是会破坏生活甚至连累到家人朋友的,而且最后也不一定会对现状有所帮助。所以,多数人选择了得过且过。说到这点,网络其实真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虚拟的身份让更多的人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心声,每一件重大社会事件都会在网络上掀起激烈的讨论热潮,这也是一种进步吧!像“三聚氰胺”,“地沟油”,“幼儿园校车出事事件”等在网络上曝光后,“有关部门”总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改善措施,民众的声音不是没有用,关键是要足够大声,成效或大或小,但有总胜于无。只是,为什么总要在发生令人心痛的事件后,事情才会得到关注才会得到解决得到改善呢?这是一种悲哀。也许在一次又一次的曝光后,有一天可以有充分的预防措施,把悲剧扼杀在摇篮中。这需要我们的声音,更需要我们的行动。

“某某某全家移民美国了”,“某某某他爸爸把他送去澳大利亚留学了”,诸如此类的出国话题最近一直听到,老实说我羡慕。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的社会环境确实和某些发达国家相差太远,而向往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性。但我们不应该这样啊,我们都跑了,年迈的祖国母亲要怎么办呢?我知道,有许许多多有志之士留在了母亲身边辛苦工作了很多年,但为什么现状还是让很多人想往外跑呢?生了梅毒的母亲依然是我们的母亲,我能为她做什么,我还不知道。

作为一名法学生,在读完《难局》后,我有一种深深的绝望感。本来就是非情愿读法,这下子更是没有了希望和信心。这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法治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不信。太多实例告诉我,法并不是总是代表公平与正义。我害怕在学了多年的法学之后,面对现实我无能为力,甚至为了生活我要昧着良心,要向我所厌恶的东西妥协。

苏格拉底之死向来为大多数人所赞颂,临危不惧,毅然赴死,但我不觉得他很伟大,当法制已经失去了本意,再去坚持就是毫无意义。而梭罗,这个自由自在随行吟唱的行者,他的入狱我真的很佩服,这种立即抵制一种错的体制的勇气不是常人所能拥有的,我自己也清

楚自己是做不到的,相比于牢狱,我还是会乖乖掏钱的。龙老师说:“人生匆忙得可怕,忙着去改变社会,我就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时间。大部分的时候,我宁可和孤独的梭罗一样,去看云,看山,看田里的水牛和鹭鸶。不过,我们不做大人物,总可以做个有一点的小人物吧?一个渺小的个人,如你,如我,还是可以发光发热,过程会很困难,没错,有些人会被牺牲,没错。可是,在你没有亲身试过之前,你不能说‘不可能’!在你没有努力奋斗过以前,你也不能谈‘无力感’。讲‘道德勇气’,不是可耻的事,说‘社会良知’,也并不肤浅。受存在主义与战乱洗礼的现代人以复杂悲观自许,以深沉冷漠为傲,你就做个简单却热诚的人吧!所需要的,只是那么一丁点勇气与天真。”是的,大多数人是缺乏勇气的,大多数人是不会愿意牺牲自己的,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但我们都应该多那么一丁点勇气,看似微小无用,但许许多多的一丁点日积月累,说不定某一天就有了惊天动地的效果。

读了《幼稚园大学》,我知道,自己就如龙老师文章中写的一样----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就拿阅读来说,我在阅读文章时,大多数时候都是走马观花式,很少会去仔细认真思考文字背后蕴含了什么,我的阅读量不算太少,但若要我细细讲说却是很难的。苏格拉底和梭罗都拒绝逃狱,可我从来都不曾思考两者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虽然我在生活学习上都能很好地自理,但我的思想里仍有很强的的依赖性,“老师没教过”,“老师讲的不好”仍是我惯有的借口。这也是一种惰性,思想上太懒,只有努力摆脱这种惰性学着如何独立去思考,我才可能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关于“大学上课点名”,我实在太赞同龙老师的观点了。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就经常教育我说:“学习靠的是自觉性,强迫是没有用的。”也许小时候采用强迫的手段还说过去,毕竟小孩子贪玩嘛,而且缺乏辨别能力,需要大人加以指导。但对于成人的我们仍采用对付小孩子的方法对付我们,岂不可笑?学习本就是为自己而学,靠的应该的是自觉性主动性。在课堂上睡觉与在寝室里睡觉又有什么区别呢?在寝室里睡还更舒服呢!而且一味指责学生逃课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有些教授老师讲课照本宣科,内容空洞乏味,这样的课程通过自习就可以掌握,为什么还一定要去呆坐在教室里呢?知识吸收量不是应该比上课出席率更重要么?

在我写到的这几篇文章中,都是20多年的台湾,难道我们今天的中国就是和20多年的台湾同样的水平吗?这,又让我决定,再去重头看一遍这本书,也许又能看出更深层的东西。

篇三:《野火集》读后感

有要读这本书的想法源自在读过了龙应台女士所著的《亲爱的安德烈》和《孩子你慢慢来》。当然也包括听闻于她的名气以后,我相信每读一本书都会有一定的收获,比如我在之前的两本书中学到了许多,要不然也不会继续阅读她的书。

说实话,当拿到这本书时我不知所措,原因有两个:第一应该说是对自己的打击,因为以往在我拿到书以后才会真正地去思考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猜,猜一下这本书的大概方向,会向哪方面去发展!但是这次我想这么做但是未成功,所以有些打击。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我知道它的大部分内容是社会问题时我竟有些该不该放下的犹豫倒不是因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或者不自信而是怕自己真的无法驾驭。

说完了前期的心理变化,现在应该说说读完书以后的收获了。我简单说一下收获中的小小的两个话题:1、读《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和《生气,没有用吗?》来引发我对社会的思考;2、读《幼稚园大学》而引起的我对当代大学生的现状的思考。

1、读《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后感

作者龙应台女士常年旅居国外,对于国外的先进文化是有了一定的感悟,比如她的孩子就是中德混血,这些都是表明她对于国外的思想文化的理解是有一定的基础的。然后当

有想法回到国内来时,她发现中国人同她离开之前一样依旧不敢大声地说出“我很生气”,中国人依旧不敢在摄像机面前大声呵斥无良的商家,中国人依旧对食物中跑出来的蟑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正如龙应台所讲的,敢于生气的人们,大概都活在庞大坚强的法制保护之下,而并非官官相护、官民勾结的腐败环境之中。中国社会,不公不义的事情多了去了,人们往往选择沉默来保自己周全,还用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中国人的美德就是忍耐。那么,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呢,你还是选择沉默?中国人。在长长的排队中,如果有那么几个人,抱着侥幸的心理,硬着厚厚的脸皮,从你的身后插到了你的前头,何不走上前去,跟他们说你很生气呢。

这些小事情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回想自己所经历的这些事情,会发现真的没有一个人敢于跳出传统的眼光,或者说走出思想的约束来对插队的人一声呵斥。我觉得可能大多数人同我的想法可能有些相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插个队,没事,自己再多排几分钟不就行了嘛,所以没有出去阻止。可知这样的忍让又会滋生另外的如细菌般的插队,所以正如龙应台女士所说,我们要大声的说出”我很生气“。

2、读《生气,没有用吗?》后感

中国有句俗话“忍字头上一把刀”,可见国人讲隐忍,

是出了名的。对于这些俗话或谚语,我们一般都是不加求证就必信无疑的了。所以只要别人不危害自已的利益;只要自已不做害人利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太多人由于对传统的畏惧心理所以对这些“根深蒂固”地相信这个“理念”。所以,老人倒地也没有人帮忙送医了;小孩子被犯罪车辆来回地碾压也无人阻止,装作没有看见……这些都是身边确实发生的。当然,当今的社会的确存在一些让人看了就会心寒而又不得不承认的事情,新闻报道里面一次又一次的老人摔倒年轻小伙上去扶起,谁知老人家人不问清楚就会动手打人,甚至有被扶起的老人一口一声地污*年轻人导致她摔倒。这些负面新闻当然也就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小觑的问题,不过从一方面可以认为:太多只顾自己利益的人一边埋怨“人心不古”一边理所当然地继续自已的无动于衷。但是龙应台先生告诉我们“要维持一点基本的人的尊严,就不得不仰靠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这不仅要求我们自己不去做害人利己的事,还要制止别人做害人利己的事。”而且我们“不应该迷信逆来顺受”。

3、读《幼稚园大学》后感

龙应台爱她的学生们,作为一个教授,龙应台把她的学生们当做“努力迎取阳光的向日葵”。但龙应台清楚,她的学生们,没有--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反观我的大学,或许不少学生都可以在考卷上挥洒出不

错的笔墨,但当真正遇到生活中需要他们拿出魄力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马乱兵荒。可错并不完全在我们。我们只是一坯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在教育者的手中搓揉成型。从幼稚园开始到现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暂且不谈,我们接受的所谓高等教育,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摆在我们面前的,往往是很多的规定,“上课不许迟到”,“上课不准私自在下面交谈”,诸如此类;更为甚者,大学制的人头点名成”标配“,所以心中就有了一定的叛逆心理,当然我不属于害怕点名的那种学生,我同龙应台女士的观点大致相同,为什么不用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来获得学生的出勤,而非要用此劣方;况且在大学这样一个自由的小社会里,为什么课程的安排大部分不是由于学生的兴趣而来呢?但好像有些老师的观点是:今天我逼你读书,日后你会感谢我。确实,在步入大学之后我十分感谢以前面对我时会这样想的老师们,但在大学这片土壤上,这个哲理确实没有什么过于强大的根据。这就是我的大学。我虽抵触这种做法,但为了今后我的前途,我也不得不低头。

“文学是思想”,“文学不是象牙塔里的白日梦”。我着实佩服说出这话的龙应台。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中国式教育的怨怼,其实也在于我们本身的思想被禁锢,没有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所思带到外面的世界。当然这不全是我们的原因,但我们可以努力改变它。

网上查资料是发现很多人都认为龙应台会是一名老先生,我想这也会思想禁锢的原因吧!没有女性会有如此犀利的言语以及思想。《野火集》至今出版已有二十余载,但每当读起,总会有些许震撼,我相信每代人读都有每代人的感悟,但这只能说明龙应台女士所揭示的社会现象依旧存在,仍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二十余载,我们的中国人及社会有了很大的变化,当下的愿望就是希望不管社会还是人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