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证明》读后感

《证明》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7W 次

《证明》读后感

《证明》读后感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证明吧,当我们要想证明某个事实是真的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具证明。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证明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证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证明》读后感1

记得小时候,作为一个小孩子,我常常对未来充满痴痴地幻想,那真是心有多大,梦就有多大。哈佛这两个字,自然早早扎根于我的脑海里。时光飞逝,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现在,我最终与哈佛无缘。平凡人一个,唉,安分的做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吧。哈佛,我也就在梦中与你邂逅吧。

相信哈佛这两个字对天下的学子们,都有无限的魔力,这两个字与我,虽不至于令我魂牵梦绕,拿出悬梁刺股的决心向其发起冲击,但是,同样的,在我心里,这两个字,分外神圣,分外高大.

哈佛的诺贝尔奖得主33位,美国总统7位。

哈佛为何如此伟大,如此杰出?

在我看完《哈佛的证明》后,我略微有了一点想法。

首先来讲一个故事。当年泰坦尼克号的悲剧发生时,游客们都拼命涌向救生船,但是,偏有一个青年,逆着人潮,奋力返回船舱,仅仅为了抢救一本培根的散文集。这个青年,叫威德纳。最终,他和散文集一起永眠于冰冷的海水中。这个爱书如命的青年便是哈佛的学生。

故事没有结束。在这之后,威德纳的母亲,也就是泰坦尼克号那位幸存的老太太,以她儿子的名义向哈佛捐赠了一个图书馆。而这座图书馆,是哈佛最大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图书馆,仅图书就有345万多册。

哈佛的秘密就在这故事里。

哈佛的校徽上,那几个拉丁字母,意思是真理,这是哈佛的校训。

哈佛没有宏伟的高楼大厦,只有新英格兰的红砖墙,和隐藏其间的100座图书馆。

隐匿于哈佛的红砖墙间的,是一个有一个对真理和知识有着无限渴求的人,一群思想丰富,心灵单纯的人们。就是这样的'青春,高尚的灵魂,撑起了哈佛浩瀚的苍穹。

知识对于他们,就如同空气对于生命,没有空气,生命消逝。没有知识,他们的灵魂死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们最好的誓言。

哈佛的财富,不在于历史悠久的建筑,不在于那浩若星辰的藏书,而在于一个个人,以及他们身上传承的精神。过去的辉煌,只能建成雕塑供我们瞻仰,而这群青年,却可以凭借自己的雄心,走出哈佛,去开创未来,一个未知,充满机遇,光明的未来。几百年来,一代代的学子,汇成洪流,不断涌向未知的洪荒,不断流动,不断生长,无数浪花的激荡,令世界震动。

书中描写的一个个哈佛人,都是那样的可爱,甚至当你去看病,那里的医生,即使高负荷的工作后,仍然像见到熟人一样地接待你,热情,温馨,给人一种在家的错觉。当然,还有那里的饭店老板,与初次见面的你热情寒暄,让你都不好意思继续矜持下去。哈佛整一个火红的太阳,包裹住靠近它的人们,给以他们温暖与力量。

其实,哈佛最令我动容的一点,不是产生了多少诺贝尔奖得主,而是那一百座图书馆!

一个大学,居然可以拥有一百座图书馆啊!呵呵,我无法想象,当被这些图书馆包围其中时,是否会有被淹没在书海的感觉。走进图书馆,迎面扑来浓郁的书香,书架上,一本本书整齐的排列着,无声地诉说缤纷的过往,只等你去发现。这真好似一个人飘荡在茫茫的大海上,无力感是否会涌上心头呢。但这感觉又有点特别,因为,这无力中,肯定夹扎着相当的渴望。

今年初,当我第一次离开我从小成长的地方,第一次亲眼体验人生中的第一场雪时,我看到了一幅难以释怀的画面。

临近期末,几百个大学生,在图书馆大门开启的一刹那,一拥而上,向门里挤去。先前排队的秩序,仿佛被图书馆大门瞬间吸食干净。我只看见,无数晃动的人头,和发出吱吱响声的在人流夹缝中左摇右晃的玻璃门。

我心想,平日里冷冷清清的图书馆,此刻,是否消受得了这突如其来的幸福。

白雪纷纷,那天清晨,我瞥见了我的百年母校蹒跚的背影。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哈佛没有在中国,或者说,在中国,为什么没有像哈佛这样的学府,这样的一个让知识生长的最佳土壤。

今日,《哈佛的证明》给了我回答。

《证明》读后感2

这本是松本清张的短篇集,共收录短篇小说四篇。

其中《证明》与《新开发的区域》发表于1969年,《密宗律仙教》发表于1970年,《留守宅事件》发表于1971年。这段时间正值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经济的蓬勃发展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乱象。

今天读完了第一篇《证明》。

故事讲述信夫为文学梦辞去公职,专心在家写作,可作品始终不获承认。

‘’屡屡失败而产生的沮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焦灼,以及与社会隔绝的宅男生活,令他的情绪如过山车一般。”

生活长期脱离社会,加上一直无法在文坛展露头脚的挫败感,使得信夫把怨气都撒在妻子久美子身上。

他会拷问久美子的行踪,甚至在床上时,把久美子当作自己发泄愤懑的工具。

当初久美子为了支持丈夫追寻文学梦而重入职场,用自己一个人的薪水支撑家庭。对信夫种种乖张的行为久美子始终在忍耐。

后来久美子出轨平井忠二,而且越陷越深。她是把在自己丈夫那里得不到和付不出的爱都寄托在了平井忠二身上。

当久美子知道自己只是平井忠二众多女伴中的一个,她的内心痛苦异常。

信夫因为不堪忍受自己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持续失败而自杀。久美子发现信夫的尸体后,先去杀了平井忠二,然后将现场伪造成信夫杀掉平井忠二后自杀的样子。这是久美子的复仇。

犯罪现场伪造得极为成功,久美子也向警察坦诚自己出轨于平井中二,这成为了警察眼中信夫杀人后自杀的理由。

一个月后,逃脱了法律制裁的久美子自杀。

久美子的出轨对象平井忠二,是佛学家兼随笔作家。松本清张安排这样的社会身份给他,可真是莫大的讽刺。

平井中二主动勾引久美子,是因为他看出了久美子对自己的钦慕以及久美子家庭的裂缝。于是他趁虚而入。偏偏又不是真的爱久美子,身边被他迷惑的女子大把。佛学家不是应该清心寡欲么,平井中二却一边“研究佛学”,一边在酒池肉林里肆无忌惮。

还有故事里的画家守山嘉一。松本清张说他曾在巴黎生活了十五年,在日本是颇有名气的油画家,擅长评论以女性身体为题材的各种绘画,活跃于日本各大论坛、讲座以及媒体,五十八岁的他在业界既有知名度,又有威望。

然后本来谈工作的见面,守山嘉一却把久美子约到了高级餐厅,在知道了久美子已婚之后更是大开黄腔。摆明了就是在引诱久美子。

守山嘉一之所以最终没有对久美子下手的原因,无法是因为他意识到久美子的丈夫是一个善妒的丈夫,他只是不想给自己享乐的生活找麻烦罢了。

再回头看一看久美子的丈夫信夫。

他有自己的文学梦,可是却因为没有背景,不会讨好编辑,就算有相当的实力,却永远无法出头。让那些比自己年轻,对文学几乎一无所知的年轻编辑训斥,为了不得罪人,将自己的作品按照编辑的意见改得面目全非。

一直到死,信夫都只是一个空有梦想,被人玩弄的角色。

是什么让有梦想有实力的人永无出头之日,是什么让沽名钓誉淫人妻女的人炙手可热?

我真希望久美子没有自杀。

活下来,从此变强大。我希望她可以变成《黑色皮革记事本》里的原口元子,独自迎战所有的敌人。我甚至希望她可以变成《白夜行》里的西本雪穗,去痛快地复仇!

久美子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信夫还在做公职的时候,她在家里照顾信夫的起居。信夫为了梦想辞去公职,她就重新工作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担。信夫体贴,她没有享受,信夫暴虐,她只是忍受。为了逃避家庭的压抑,她落入平井中二的陷阱,成了对方众多情人中的一个。她痛苦,然而平井中二又怎么会为了她放弃其他到手的女人。

然而久美子不是原口元子,也不是西本雪穗,她做不到独自迎战整个社会的恶意,也没办法向所有人复仇。

她的复仇好像流星,闪耀一刻后就坠落。

是什么让有梦想有实力的人永无出头之日,是什么让沽名钓誉淫人妻女的人炙手可热?又是什么,让美丽、隐忍、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久美子死了。我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