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读《天问论笺》有感

读《天问论笺》有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1W 次

《天问论笺》是着名文学史家林庚先生对《天问》做的详实注解,它突破了一般古笺释的格局,融序,笺,释,译,论为一体。各个部分自成伍而又浑然一体,期间类容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完全是一部独具一格而又集大成的古籍研究专着。

读《天问论笺》有感

《天问》乃是古代传说的一部兴亡史诗。主要提及王朝的建立,衰败。以高度简练的问话体形式描述一兴,一亡朝代更替,无不在感叹历史变迁,无不在叹息楚国历史的多舛。诗中内容主要包括从天地万物到夏商周兴亡再到秦,楚的兴衰演变。

有学者认为《天问》自身没有次序。但是,林先生认为《天问》是有顺序的。从整体着眼,首先《天问》的一百八十句中明显地是分为两大段落。自“遂古之初谁传道”至“羿焉?日乌焉解羽”这五十六句是问天地,也就是有关大自然形成的传说;自“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至“何诫上自手中名弥章”这一百三十二句是问人事的,也就是问有关人间盛衰兴亡的历史传说。

这两大段的基本轮廓是分明的;先是问天地的开辟,次问人事的兴亡,乃是完全乎自然顺序,这首先就提供了一个无可置辩的顺序。林庚先生认为造成零乱的原因:一是发生了错笺,就会使顺序零乱;二出现错字,字错了使原来的诗句不可理解或被误解,这也会造成上下文之间失去应有的连续性,而使人感到顺序零乱;三所涉及的故事传说已失传。

还有学者对诗的中心主题提出质疑。这样一部长篇巨制有没有中心主题呢?林先生也对此作出进一步回答。《天问》的兴亡史是以夏商周三代为中心的,这三代历史的发问占了整整一百句,超过全诗一半以上的篇幅,它的兴亡感也就是全诗主题的焦点。

此外还有关吴,楚,秦等五霸诸侯们的发问,事实上莫非历史上治乱兴亡的大事,这也更好的说明《天问》是一部历史兴亡史诗。也正如作品中说的那样“天命反侧何罚何佑?”“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天道问之”历史的兴亡。屈原想从历史中寻求历史兴亡答案的苦心孤诣,真可谓“悲其志”。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倾倒,《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人。

之所以说《天问论笺》是一部具有极高价值意义的古书注籍,源于林庚先生对《天问》中的错字,错笺认真严谨全面笺释,校勘。他广求异本,相关资料,精研所校之书,对不确定的字词认真审度。如:”斡维焉系天极焉加“中的”斡维“指天体旋转维系之处。斡:一本作筦。维:也即所以用以维持运转之物。

《庄子·天运篇》:”天其运乎,熟主张是?熟纲维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耶?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耶?“这正是战国时期,天体作为一个客观的大自然,而提出来的新课题。历来注家们的解释大体相同。王逸《章句》:”斡,转也。维:纲也。言天昼夜旋转,宁有维纲系缀其际,极安所加乎?“洪兴祖《补注》:”斡,《说文》云:‘毂端沓也’。杨雄,杜林云:‘韶车轮斡也。’贾谊《鵩鸟赋》云:斡流而迁,皆为转意“朱熹《集注》:”斡,《说文》曰毂端沓也,则是车毂之类以今为筦而受轴者。“丁晏《楚辞天问笺》引《说文》曰:”斡,蠡柄也。从斗,声。“闻一多《天问释天》乃又据《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以为即北斗而言。并认为”天极“亦即天极星。按上文”明明音音为时何为?既指天体昼夜始分而言;下句“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又乃就天宇整体发问,此处似不宜忽出星辰。当依《庄子·天运篇》,以天体运转之说为胜。

对其中的错笺先生也作出明确纠正。错误发生在原第一六六与一六九句之间。文中一六六句以上问到文王,武王,成王的故事,而一六七,一六八两句却忽然出现了成汤与伊尹的故事,而成汤与伊尹的故事又远在周民族故事出现之前早就打断地出现过了,这两句落在这里显然是出于错笺。

而更有巧合的则是还在周民族祖先后稷出现之前,却先在原第一三五到一四二的位置上出现了周昭王到齐桓公一连串历史顺序分明的八句,这尤其是不合情理的。而这八局的历史顺序恰恰就是应该紧接在一六六句周成王的故事之后。这就说明一六六句与一六九句之间确实曾发生过错笺,结果是把原来在这里的八句错到了前边,又把前边的两句错到了这里来,里外就造成了十句错笺。

对史实林庚先生也以怀疑的态度,他找取古书,善本进行最贴近历史的考据。《天问》尾章“薄暮雷电归何忧”以下十句,林庚先生又重新进行解读。先生认为:以王逸倾向的“这一段是由屈原篇终时的自我感慨”实为不妥。他认为《天问》末章十句,正是专问楚国历史的,主要是平王与昭王两朝的故事,也就是吴楚之争最激烈的年代,这是关系楚民族的存王的。因而又问道过去楚的忠贤令尹子文,这里自然也就有着屈原自己的向往之情,以此作为终篇,恰到好处。

林庚先生呕心沥血完成这项挑战性工作,以全面求实的态度为我们展现出几千年前屈子的一片赤诚丹心和一腔热血的豪迈壮志,无不叹息,无不惋惜。这一片从历史上寻求答案的丹心寸意,“虽与日月争光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