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湖畔》读后感

《湖畔》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7W 次

《湖畔》读后感

《湖畔》读后感
《湖畔》读后感1

看了这本书,虽然表面写的是一桩凶杀案,但其实背后所折射出的却是当今日本甚至多数亚洲国家都存在的重要社会问题。孩子升学的压力,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精英教育而从小对孩子学习及成绩的施压,为了给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而不惜奉献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在无形中其实完全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感受,让他们被动的背上了父母所赋予的“原罪”。

其次,书中四组性格迥异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升学聚集在一起,还表现出了爱情不再,各自自由的现实情况。为了孩子,父母可以维持着表面的夫妻关系形式,但无法忽略自己的内心,使他们在家庭以外“自由恋爱”。但同样又是因为孩子,亲情与家庭的联系是永远垄断,不会改变的。即使再无感情,也可以因对孩子的守护而携手合作。

还有一个问题便是,虽然作者的开放式结尾,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构思,但从前期的铺垫伏笔不难发现其中的凶手是谁。作为再婚家庭的孩子,并未获得足够的关爱,而使他误入歧途。但透过整体事件来看,孩子犯罪的背后,需要的'只是缺失的那份家庭关爱,最简单也最单纯的原因,却让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不懂得犯错之后也需承担。一步错,便让那么多人的心灵永远得不到救赎。

写作上,不得不说真的是大神,环环相扣,身临其境,透过现象所及的都是犀利的社会当下问题。这也是作者的目的之一吧。

《湖畔》读后感2

去年,我在一次偶然中得知了《未名湖畔的爱与罚》这部小说,读着读着,我便被小说的情节吸引住了,于是一字不落的把这部小说读完了。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逆旅主人风趣、有渲染力的文笔,时不时给我带来欢愉和感伤。就如这本书的书名,“爱与罚”,这不仅仅是小说主人公之间的爱与罚,也是对我们读者的“爱”与“罚”。

我非常喜欢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于雷和陈可。在作者的妙笔下,于雷阳光、幽默,灿烂的笑容,总给人无限的正能量。可这样的一个人,却在面对陈可的时候,不再自信了,总是揣摩着陈可的一举一动。较之于雷,我更偏爱陈可一些,那是一位非常纯真、可爱、聪颖和脱俗的男孩,就如他的名字一样,总让人特别怜爱。

书的开头,于雷和陈可的相遇,其实冥冥中缘分已然注定,非你莫属。在陈可很小的时候,上天就派“黑子”来到“豆豆”身边,守护着他。从那时起,小陈可的心底就已经很崇拜“黑子”了,以至于十几年后,再次遇到于雷,第一眼,陈可依然打心底里仰慕于雷,尽管那时他们彼此认不出来,可是那种埋藏内心深处对喜爱的人或事物的感觉,是不会变的。

读到陈可和于雷短暂的离别时,我又体会到了一个人的孤独和思念可以有多么铭心。逃避的那个人所承受的痛苦比起留在原地的人居然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是怎样的爱恋,才能痛到彻底领悟,然后再下定决心坦然面对一切。作者非常善于人物的心理描写,我的心,也跟随着小说中主人公的心情,跌宕起伏,时而晴朗,时而潮湿。

当于雷和陈可在机场再次相遇时,仿佛一切都以他们曾经经历过的方式再现,什么都不必说,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心中了然。()这样的两个人,即便处在多么尴尬的环境下,即便分开再久,一旦有交集,就会有火花,所以他们只会永远的交缠在一起。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自然到不知不觉这部小说的很多情节已藏在了我内心深处。“这里弹下去就是DO……”,“于雷,你便是要我只欢喜你一个,只想着你,我也再不会离开你了,因为我也真是喜欢你,只喜欢你一个,让我再跟任何人说这些,也不能够了”……我想,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都会忍不住重温于雷和陈可的故事,去怀念那份难以割舍的青涩柠檬味道。

《湖畔》读后感3

这几天,我读完了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精选,觉得茨威格的文笔着实厉害,丝毫不逊色于欧亨利,莫迫桑等作家,描写场景时运用大量优美的比喻,使读者觉得使读者觉得如临其境,但到叙述故事时,丝毫不拖泥带水,整个故事的情节结构紧凑,没有一丁点的废话,极其吸引读者。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茨威格的收官之作《象棋的故事》,而是极具讽刺意义的《日内瓦湖畔的插曲》。

这个故事主要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渔的渔夫无意中在水中救上来了一个男子,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他是一名来自战场的逃兵,现在想要翻山越岭回到祖国俄罗斯,但令众人惊讶的是,他竟然还认为早已被推翻的沙皇依旧在位,并且执意要回到祖国,众人极力劝阻他,可他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无可奈何的村民们只好放他走了,后来,人们在水中发现了他的尸体。

也不知道是什么,我总觉得我有点可怜这个人,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中,或者说自己的信仰中,不肯相信现实,不会畏惧任何困难,依旧要朝着自己的信仰去冲击,去维护自己的信仰。这些人是有点可悲的,也许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制造出了这种悲剧吧。

换一个角度想一想,通常这种人可能被我们叫做“疯子”,但是你要注意到,有几个人被我们称作“疯子”,一个是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还有一个就是360的董事长周鸿祎。他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不都是被称作“疯子”吗?那么现在他们因为那些疯狂的事情而身家百万,而那些曾经叫他们“疯子”的人去哪了呢?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有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