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9W 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其实际含义,能用=、≠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等量观念。

2、复习数字1—5,了解它们可以表示的实物数量。

3、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体验游戏的愉快,乐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1—5

2、符号=、≠

3、昆虫卡片若干,数量为1—5

4、青蛙头饰、卡片,数量为1—5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5,初步认识=。

(一)点数实物1—5,并找出可以用来表示这些实物数量的数字。

1、今天天气真好,小青蛙到池塘边来玩了。

出示数量为1—5的青蛙图片。

数数每一群有几只青蛙。

2、请你帮它们找个数字朋友吧。

请个别幼儿分别找出相应的数字放在小青蛙的后面。

3、幼儿说说1只青蛙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2只青蛙……

(二)认识=

1、出示符号“=”,认识等号。

这是等号,它长什么样?

2、把它放在数字1和1只青蛙的中间,可以用来表示它们两边是一样多的。

读一读1等于1只青蛙。

3、请几个小朋友为其他数字和青蛙找到相应的符号放在中间,并读一读。

4、老师小结:相同数量的东西我们可以用“=”来表示。

二、认识≠

1、青蛙奶奶生病了,不能出来捕食,我们捉些小虫子给它吃吧。医生给它开了个食物的处方。出示数字5与≠。

这是什么符号?和刚才的=长得一样吗?

2、这是不等号,它可以用来表示两边的数量不一样多。

那么我们该给青蛙奶奶捉几只虫子呢?为什么?(幼儿讨论)

3、请幼儿从小筐中找虫子图片,并说说为什么?(因为它和5不一样多)

还有哪些数量的.虫子也和5不一样多?幼儿可以从小筐中把和5不一样的虫子图片都找出来。

4、老师把1—4或更多的虫子的图片放在数字5后面,原来它们都不一样多,都可以用不等号来表示。

大家读一读。

三、巩固对=、≠的认识

1、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和符号到草丛(桌子上)找虫子,看谁找得对,找得快。

比如:2=,1≠。

2、每操作一次,进行老师检查或幼儿相互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3、反复游戏数次。(在不等号的操作中,幼儿找一个或多个图片均可)。把找到的虫子卡片放入小筐中。

4、我们带上食物一起去送给青蛙奶奶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

重点:

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

讲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如:铅笔、毛线、积木、宽窄卡纸等

活动过程

(1)导入,孙悟空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 老师:小朋友们知道孙悟空吗?孙悟空的金箍棒让它变粗可以变粗,变细可以变细,今天老师也来教你们这种本领幼儿:…………

(2)观察物体,出示毛线和铅笔,区别粗细 老师:看老师手里拿的东西,我们比较一下哪个粗?哪个细?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粗,xx比xx细)

(3)出示彩色卡纸,区别宽窄 老师:宝贝们,看下老师手里拿的卡片,我们观察比较一下,哪个宽?哪个窄?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宽,xx比xx窄)

(4)比一比,说一说 A.玩游戏,请小朋友找物体,比一比,说一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或细的?

B.再请二组小朋友比较宽窄(引导幼儿说通过比较知道的)

C.总结:我们小朋友都很棒,都学习到了像孙悟空一样的本领,知道了我们是通过比较知道粗细、宽窄,能掌握辨别粗细、宽窄的本领

活动延伸

我们小朋友以后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对物体的粗细宽窄作出对比,回到家里也可以并做好记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2——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美羊羊、喜洋洋等6只羊的卡片;6座房子卡片;1、2、3的圆点卡。

学具:幼儿每人一套操作卡。

活动重难点:

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2——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一起玩游戏“吹泡泡”。调整幼儿情绪,进入活动状态。

2.教师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游戏“找邻居”,帮助幼儿理解相邻的意思。

师:站在我们旁边,离我们最近的小朋友就是我们的邻居,大家找找看你的邻居是谁和谁。

师幼一起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邻居,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是我们的左邻右舍。

二、基本部分:

1.设计故事情境,为美羊羊等找邻居。

(1)复习6以内的数和6的形成。

(2)分别为每只羊找邻居。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一左一右、最近等)

2.帮助屋顶上的数字找邻居。幼儿运用知识迁移,找出数字的左右邻居。

3.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活动难点)

教师以“2”的相邻数为例,以“最近”为切入点,辅助圆点卡,引导发现。

师:小朋友都说1和3离2最近,是呀他们是紧挨着2的,那1和2之间,3和2之间相差几呢?

根据幼儿的反应,适时出示圆点卡,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少1和多1的关系。

师幼共同小结: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它少1和比它多1的那两个数。

4.幼儿动手操作,自由选择操作板,为2或3、4、5找相邻数。在操作摆弄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理解相邻数之间少1和多1的关系。

5.展示幼儿操作板,集体检验、纠错,加深巩固幼儿对相邻数的认知。

教师要善于鼓励肯定幼儿的表现。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对能力弱的`幼儿提出希望,将材料和错误的操作放在区角里,鼓励幼儿反复操作;对能力强的幼儿可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到区角里为其他数找相邻数等。此环节要将集体活动和区角活动紧密结合。

三、结束部分:游戏——“找邻居”。

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对相邻数的认知,舒缓幼儿学习的紧张氛围,在游戏中轻松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左邻右舍》是学习2——5以内相邻数的新授课。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幼儿对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小动物的喜爱,创编故事情境引出课题,孩子们对找邻居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为小动物找到了两个邻居。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所以这个部分以情境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轻松地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请小朋友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的这一过程,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等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我以2的邻居为例,启发幼儿操作探索,发现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一个比它少1,一个比它多1,从而为探索3、4、5的相邻数作铺垫。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

幼儿人手一套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满足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孩子们也能自始至终认真参与活动,在操作摆弄学具中感知相邻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相邻数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要让幼儿充分熟练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孩子们的操作展示,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们都能正确操作,也有个别孩子没有完全理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需要给幼儿足够的操作机会反复摆弄验证,因此我将材料继续投放到区角活动中,使得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紧密结合,互相发挥其作用。

另外在数学活动中,还应更注意数学活动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因此我们在幼儿理解“邻居”的基础上,会在第二课时,将“邻居”转换成“相邻数”这个专用词。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运用实物,图形,图片进行操作.比较,发现排列规律并

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观,比较的能力和初步的判断能力.

二活动准备 .

1教具:<1>挂在活动室的窗帘

<3>印有智力题的图片四张

<2>幼儿操作用的材料(雪花积木,小珠子,小扣子等)若干.

<2.>让幼儿前三排青蛙和小蝌蚪排队的方法把第四排排出来.

教师小结:每一排小青蛙的数量不变,小蝌蚪的数量在增加,每一次增加一个,小蝌蚪的数量越来越多.

<3>出示小花蝴蝶的教具让幼儿继续练习递增排序规律.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递增排序规律.

1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任选两种材料按递增规律排序.

2幼儿说一说: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排的.

音乐轻松活动自由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用数字记录操作结果,乐意表达自己的操作发现。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用纸板剪成的大小不同的饼干若干,2只大小不同的熊图片大小不同的圆形模型人手2个,印泥若干,记录单和笔人手一份,白纸每人2张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饼干

1.故事情境引入主题。熊妈妈有两个熊宝宝,(出示图片)一只叫大熊,一只叫小熊,它们最喜欢吃妈妈做的饼干。看,这些饼干有什么不一样?(有大有小)

2.看看大饼干有几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小饼干有几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二、做饼干

(一)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感知物体数量的多少与物体排列疏密的关系

1.熊宝宝们吃了还想吃,熊妈妈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再做一些饼干好吗?

2.教师示范用模具印制饼干,并讲述印制饼干的要求。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面皮和模具,选一个模具在铺平的面皮上面印压饼干。印的时候每个饼干不重叠,不交叉,要确保饼干是完整的。看看你能做出几块饼干,并将数量用数字记录纸上的格子里。

3.组织讨论:为什么印出的饼干会不一样多?引导幼儿比较两名幼儿印制的饼干。

4.师小结:同样大的面皮,用同样大的模具印饼干,饼干排列紧,数量多;饼干排列疏,饼干少。

(二)、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感知物体数量的多少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1.大熊喜欢吃大饼干,小熊喜欢吃小饼干,请你们再帮忙做一些大饼干和小饼干好吗?

2.教师示范用模具印制饼干,并讲述印制饼干的要求。

师:先用一个大模具在铺平的面皮上面印压大饼干。印的.时候每个饼干不重叠,不交叉,排列整齐,还要确保饼干是完整的看看你能做出几块大饼干,并将数量写在记录纸上大饼干后面的格子里。好了以后把面皮反过来,换一个小模具用同样方法印制小饼干,并将数量记录在小饼干后面的格子里。

3.组织讨论:印出来的大饼干和小饼干一样多吗?为什么印出的饼干会不一样多?

4.师小结:同样大的面皮,饼干小,数量多;饼干小大,数量少。

三、吃饼干

1.师:"熊妈妈为了感谢我们小朋友帮助她,特意拿了些饼干让我们品尝呢!"

2.幼儿吃饼干,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