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必备】幼儿园教案集合9篇

【必备】幼儿园教案集合9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W 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幼儿园教案集合9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对散文诗的学习能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2、幼儿能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通过欣赏激发对大自然的爱。

3、孩子能说完整的话,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散文诗的理解。

5、能专注地倾听,乐意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活动准备

1、 教师择时带幼儿到操场观察云彩的变化

2、 伴奏音乐:班得瑞《玛雅的歌声》

3、 散文里的教学图画以及“风儿”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它们分别是……(教师出示图片:云彩、风儿。)云彩和风儿是一对好朋友,今天他们要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散文,题目就叫“云彩和风儿”,

二、 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语言意境

(一)师:这首散文可好听了,教师配乐朗诵《云彩和风儿》,幼儿认真倾听初步感受散文诗的内容。

(二)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散文诗的内容

1、师:孩子们,你们听了这首散文诗后有什么样的感觉?(我觉得……

2、师: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逐一贴示图片)你还听到了什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喜欢小白船的请举手?喜欢大狮子的请举手?喜欢胖娃娃的请举手?那什么样的小白船、什么样的大狮子,什么样的胖娃娃呢?(师请个别幼儿作答).请再听一遍

三、 教师再次朗诵散文诗,幼儿再次欣赏,进一步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帮助幼儿分段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一)师:有谁能告诉老师散文诗的开头说了什么?

(二)师:散文诗里的小白船是什么样的呢?(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小白船飘呀飘,飘到远处看不见。)(孩子和教师一起复述表演)

(三)师:散文诗里的大狮子在干什么呢?

(四)师:散文诗里那个可爱的胖娃娃是什么样的呢?

(五)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师生进行散文接龙。

四、 引导幼儿回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云彩。

师:我觉得风儿就像一位魔术师,能够把云彩变成很多很多的形状,

子们你们看到过云彩吗?你看到的云彩会变吗?(幼儿各抒己见)

师:吹呀吹,云彩又变成-----?(师逐一播放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讲述)

五、 师生共同表演,体会“旅行”的快乐

师:多能干的风儿,多有趣的云彩。(师戴上“风儿”的头饰)“呼、呼、呼”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幼儿做有趣的云,根据风儿的“变化”被“吹”出不同的造型动作,并告诉老师自己变成了。。。。。。,)

师:孩子们,多么美妙的旅行啊,现在云彩和风儿要休息了,我们有礼貌的跟它们说再见吧!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语言课上,优美的伴奏音乐加上教师真情的朗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让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的朗读中,更好地让孩子感受到散文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加上动静结合的教学安排让孩子颇感兴趣,在快乐中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由于教师对各环节间的衔接过渡的不太自然,所以导致课堂节奏不太紧凑,在让孩子看图片发挥想象创编时,教师一味地让孩子运用散文中的句子“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即便是孩子根据他的想象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如一个孩子在看到右图时说“凤凰云彩在天空中飞呀飞”老师也让孩子加上“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这样是否限定了孩子的思维模式,所以让听课的老师觉得孩子的回答很雷同,千篇一律的,没有创新,这让我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在孩子现有的知识结构上有效地引导、启发孩子进行有新意的创编。

小百科:云彩,云的通称。亦作“ 云采 ”、“彩云”。是由于潮湿空气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因外界气压随高度降低,而它的体积逐渐膨胀,在膨胀过程中要消耗自己的热量。这样,空气就边上升,边降温形成了云彩。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回忆,让幼儿了解一些鸟的主要特征。

2.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激发幼儿爱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鸟标本 多媒体录象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激起兴趣

1. (放鸟叫录音)这是什么声音呢?

那么你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呀?(观看录象)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2.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

二.观察比较,交流分享

刚才看了录象里有很多小鸟,我们都喜欢小鸟,现在你们看看来了谁呀?

小鸟说:小朋友好!

1. 这些小鸟长得一样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总结:小鸟都有头、翅膀、两只脚。

2. 小鸟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呢?现在请你们选两只最喜欢的长得不一样的小鸟,用亮亮的眼睛看一看它们哪里长得不一样?

3. 观察交流

总结:刚才我们发现了不同小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长得大小不一样;羽毛颜色不一样;尾翼不一样。还有小鸟的叫声不一样,有的声音粗粗的;有的声音细细的,有的叫声比唱歌还好听呢!它们筑巢的地方也不一样,有的在大树上,有的在芦苇中还有的巢筑在水面上呢。世界上鸟的种类可多呢,有许多许多,有9千多种,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经验交流,激发情感

1. 刚才我们看到的上小鸟的标本,以前你看到过小鸟吗?哪些地方有小鸟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 我们很爱小鸟,小鸟也喜欢我们,那我们怎样让小鸟更喜欢我们呢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跳跃和平衡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发展亲子关系。

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布袋一个

活动过程:

1、妈妈扮演袋鼠妈妈,宝宝扮演袋鼠宝宝。

2、宝宝双脚站在布袋中,蹦蹦跳跳的和妈妈在草地上玩,妈妈趁宝宝不注意,偷偷躲起来,宝宝发现妈妈不在了,马上蹦蹦跳跳去找,找到妈妈后,妈妈也站在布袋里,和宝宝一起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3、家长和幼儿也可以互换位置,妈妈跳,宝宝躲;游戏过程中,妈妈和宝宝始终要学袋鼠跳。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尝试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灯、包元宵。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小班幼儿,请小班幼儿每人带一盏花灯。

2、幼儿已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识,并带一盏自制的花灯。

3、将幼儿的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4、米粉、豆沙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

引导幼儿向小班弟弟妹妹讲述自己对元宵节的经验。

教师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包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玩花灯。

2、教师和幼儿一起包元宵。

师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儿一起玩包元宵。

教师提醒幼儿洗干净手,并指导幼儿做元宵。

3、幼儿玩花灯。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花灯。

教师指导幼儿赏灯,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灯。

幼儿到户外玩灯。

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并一起玩灯,体验活动的快乐。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水果是小朋友爱吃的食物,但是水果的种子却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探索《水果的种子在哪里》的活动,让幼儿对种子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帮助他们积累有益的经验,发展幼儿的主动探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水果的种子在哪里。

2、在游戏中进一步的了解种子的用途及功能。

3、教育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果的种子在哪里。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在吃水果的时候注意观察不同水果的种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好多好多吃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

2、教师出示一个用布盖着的'水果篮子,里面装有各种水果。

3、然后让小朋友摸一摸,看看是什么?说出它的名字。

4、教师: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它们有一统一的名字,谁知道叫什么?(水果)

5、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找一找自己手中的水果的种子在那里,看一看它们长在什么地方。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寻找水果的种子。

幼儿在操作中发现:苹果、梨、荔枝、等水果的种子长在果实中间。

西瓜的种子长在果肉里。

草莓的种子长在表皮上,能吃。

幼儿没有发现香蕉的种子,教师启发幼儿仔细寻找,这时有的幼儿发现香蕉上有一些褐色的小点,但是不能确定它们是不是香蕉的种子。

2、教师:香蕉有种子吗?香蕉的种子在哪里?

教师重点介绍香蕉的种子,并告诉幼儿香蕉不是种子繁殖的,而是香蕉根部的肉芽分离开来进行繁殖的。

3、游戏:找一找

小朋友你们找一找,看一看哪些水果的种子多,哪些水果的种子少?(小组合作)

4、汇报游戏结果

  三、结束部分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种子是什么吗?回去后让我们的爸爸、妈妈帮助我们找一找,下节课告诉老师好不好啊!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表现出来

2、 教育幼儿节约用水,随时关好水龙头。

活动准备:

1、 学习儿歌《关好水龙头》讲述格式《小强的梦》

2、 《水龙头不哭》的歌曲光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 1、请幼儿背诵儿歌《关好要水龙头》,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一段哭声——引入课题

“谁在哭?”“为什么哭?”

(二)教师带领幼儿寻声到洗手间。(提前设定水龙头在滴滴答答滴水)

(三)“原来是水龙头哭了?知道它为什么哭吗?”——教育幼儿节约用水,用水后指导马上关好水龙头。

(四)教师歌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旋律。

(五)幼儿学唱歌曲部分。

1、跟唱。

2、请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其余幼儿模仿创编好的幼儿,一起表演唱。

3、分角色表演。很多小朋友做水龙头,请相同数幼儿做小朋友,第一段做“水龙头”有歌唱;第二部分小朋友歌唱。

4、注意间奏的动作。

三、活动延伸

设置表演区,请表演好的幼儿表演。

活动效果记录及反思:

1、 歌曲的音域对小班幼儿来说有点高,20分钟后,有50%幼儿掌握不好旋律。

2、 幼儿创编动作时不够主动,只是在老师的排练下进行表演。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防寒保暖是冬季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着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

2、了解一些冬季防寒保暖的小常识。

3、在生活实践中学习防寒保暖,确保自己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表现冬季寒冷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出主题1、 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季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2、 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暖,会发生什么?

3、 时值冬季,寒气逼人.我们要如何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呢?

老师小结:冬季最冷的时节已然到来了。保健专家特别提醒,寒冷的气候使人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血液循环发生改变,易染疾病,因此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及早防范。

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1、根据你的经验,你觉得冬季人体什么部位最冷,最容易受伤?

2、你是怎样保暖的?或是你母亲是怎样保暖的?或是你看到的谁的保暖方法好?

三、教师总结所讲,并添进一些新的防寒保暖小常识1、穿适当厚度的保暖御寒衣服。

2、做好人体直接接触空气部位的保暖.在冬季戴上帽子,可以减少头部的散热量,同样能达到周身保暖的目的.在更加严寒的时候,还应戴上口罩和手套.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在严冬,人们还必须换上保暖性好的鞋子,注意脚部保暖。

3、在冬季宜穿深色衣服.深色衣服可以使人体多获得一些热量,具有保暖的功能。

4、要勤晒被褥.增加被褥内的空气量就等于提高了保暖能力.被褥经过日晒,变得蓬松,不仅增加了空气量,而且还增加了厚度.因此,盖着晒过的被子,会觉得很暖和。

5、在生活,工作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如在室内生炉子和设置暖气或空调设备等,使室内温度经常处于18℃-20℃,相对湿度50-60%为最好.人们不应该长时间地处于10℃以下的环境中。

6、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要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以提高机体耐寒力。常见的温热食物有:牛、羊、狗、鸡肉,大蒜、辣椒、生姜、圆葱、山药、桂圆等。还要注意维生素C的摄入量,它能够提高我们的免疫能力。因此要增加柑橘类水果(桔子、细皮小柑桔、柚子、柠檬)、猕猴桃、芒果、卷心菜、花椰菜、菠菜和茴香的摄入量。

7、小学生冬季安全教育,学生进行冬季长跑等体育活动,既可增强体质,也可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忍耐性。

四、冬季安全教育活动延伸今天我们学了许多有关冬季怎样防寒保暖的小知识,有些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的。你们可以将自己所学的本领告诉他们,让他们也增加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防寒保暖,确保自己身体健康。

幼儿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桃子卡片、圆片、学生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1、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桃子图片,让学生随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个桃子,你能把它们分成两份吗?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分。

(2)、展示学生分的成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学生会有很多种分发,教师用媒体课件都展示出来。

(3)、发现“平均分”。

教师带领小朋友观察:小朋友,这里的几种分法都是不同的,我们来仔细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让小朋友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法:我们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一份都一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读几遍。

教师接着演示:把4个桃子分成左边2个,右边2个,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均分。并连贯说:“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个。”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教师出示几种物体的分法,让学生说说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几份,每份有几个?

3、让学生动手平均分。

(1)、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手中的8个圆片平均分,并互相说说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分得几个。

(2)、发表意见。

(3)、表扬说的好的小朋友。

4、动手操作。

(1)、教师提出意见,让学生边操作,边说出结果。

有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

(2)、让学生动手,找学生演示。

(3)、连起来说说。

(4)、在书上填写出来。

1、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1)、让学生相互合作,边操作边得出结果,填写在书上。

(2)、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完成第一题。

说出哪种是平均分,并说出理由。

(2)、完成第2题。

教师读题目,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写。

填写后读一读。

(3)、完成第3题。

这道题目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看学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师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幼儿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因为米是孩子经常要接触到,而且不少家长在家也经常玩,而沙和水相对应米来说比较麻烦,尤其是沙一不安全,二玩起来也不太卫生,不可能长期当作区域来玩,而水受季节的影响,也不可能当作长期的区域来玩,更不可能拓展开来,而米就不同,不但让幼儿在玩中感知不同形状、不同大小及漏斗式的容器的感受,发展小肌肉动作,而且可以拓展开来,尝试不同的“米宝宝”玩法的不同,如糖果、在同样的容器玩的感受就不一样,米和糖果掉下来的声音不一样,等等,而且米玩过后洗干净还可以吃,感受一粒一粒,白花花,直接明白米煮熟了就是我们吃的饭,知道我们不能撒饭、剩饭,从而让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道理。我们根据每个幼儿发展的特点,设计三个层次发展幼儿的能力。

第一层次:

感知装米材料区:(提供真实的物品)

(1)生活中的工具:各种装米器具若干:如小盘、碗、小调羹、奶粉罐、纸杯等。

(2)真实的食物:米

第二层次:

感知不同材料区:

成品材料:

第三层次:

自制模拟生活材料区:

成品材料:米、糖果、泡沫、白云豆、盆子、轱辘桶、勺子、漏斗等。

目标:

1、智慧成长:

(1)能够正确地感知装米时容器的性能:知道“上”、“下”、“里”、“外”

(2)能够用比较恰当地语言表达自己对装米不同容器的理解:知道底空的不能装米或知道大的东西装米多,口子大的容器装米容易,口子小的容器装米困难。

(3)能进行简单的观察比较,逐渐开始理解“大小”和高矮,多少。

2、肌体成长:

(1)动作比较协调随意地行走并搬运各种玩具玩米,不会将它们到处洒落在地上。

(2)愿意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动作——捞、舀、倒、搅拌等动作。

(3)愿意认识及正确的使用简单的工具:勺子、盘子、碗、瓶子、罐子漏斗等。

(4)知道餐前餐后要洗干净手,不乱扔果壳,吃完食物要漱口,用小毛巾擦干净小脸。

3、社会性成长:

(1)乐意与喜欢的同伴分享玩具、食物等。

(2)知道好玩的的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学说“借我玩一下好吗?”“谢谢”“我们一起玩吧”。

4、情感成长:

(1)在区域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同伴;

(2)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不哭不叫,动动脑筋找老师或同伴帮忙。

5、创造性成长:

用各种独特的方法,大胆地玩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