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教案 > 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3W 次

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课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瓦砾”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的佳句。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3、初步感受借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设计

教法:1、朗读法: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散读、默读,让学生感悟作者平实、自然、柔美的风格。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心到、手到”,积极读书,

3、朗读法:指导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读课题

播放地震录像边描述1994年1月17日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场大地震的情景。

引出 课题

二、检查前置性学习收获,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重点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破烂不堪”等词语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3、交流读书收获,提出问题。

三、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研读“时间长”:

2、研读“没人再来阻挡他”:

3、研读“可怕的样子”:

四、研读画面,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1、感受儿子在废墟中顽强等待的画面:

【教学重点、难点】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生字全解】

生字、新词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在检查时注意下列这些字的字音、字形:“砾”读:li “堪”、“墟”笔画较多指导分析结构。

【多音字】

le (好了)

liao(了不起)

【词语全解】

昔日:指往日,从前。

废墟: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疾步:快步行走。

绝望:毫无

希望

了。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开辟: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是打开的意思。

【句段解析】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以下句子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①“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了不起的父与子”,是提领全文内容的关键句子。抓住它品读全文,其他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再没人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就会迎刃而解。“了不起的父与子”要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就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人们劝阻他,“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

希望

;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②“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反复出现类似的话?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一、情境导入,引读课题

二、课前前置性学习

自读课文,完成前置性学习要求。

三、交流前置性学习情况

1、看大屏幕,认读生字词

2、小组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交流自己写的四字词语。

3、集体交流自己弄懂和不懂的词语。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四、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课文:思考:哪个地方最让我感动?

五、为什么说“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小组合作学习

(一)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教师出示课件第12自然段的前两句。

同学们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出什么来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主要抓住以下三点随机点拨。)

1、研读“时间长”:

⑵ 感受“父亲累”:

2、研读“没人再来阻挡他”:

3、研读“可怕的样子”:

⑶ 感情朗读:

(4)教师引导 回放画面:领悟父亲说的话。

(二)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1、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

希望

2、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五、回复全文,升华情感

1、品味感悟: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这个结尾,回味刚才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幕,说说你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的理解。

2、回复全文:

读到这里,老师相信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的形象一定刻进了同学们的心里,他们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请你选择一句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话,再一次饱含深情地说出来或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六、走进情境,感受阿曼达所经历的38个小时的考验。

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篇章指导】

本篇课文情节感人,催人泪下。按着事情发展的顺序清楚地记叙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全文线索清楚,紧紧围绕着父子都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来展开。文中父亲对儿子说的那句话共出现了三次,虽分别出自父子之口,但一次比一次表现了父亲,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写出了父亲的伟大。

【写作特点】

1、紧紧抓住了父亲的语言、神态、动作及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出了父亲的形象。

2、多处语句的处理作者都采用了感叹句,表现了事态发展的紧张,表现了父子二人焦急、迫切的心情。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要救回儿子的事,赞扬了威难之中父子间的伟大亲情和父亲执着的信念及儿子先人后己的品质。

【拓展阅读】

朱自清的《背影》感受不同父爱。

六、加强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悟。

七、课堂练习

1、我写的字最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bào zhà( ) fèi xū( )

chàn dǒu( ) wǎ lì( )

hùn luàn( ) xī rì(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危险──( ) 绝望──( ) 幸福──( )伤痛──( ) 漂亮──( ) 悲痛──( )

3、我能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型(只填序号) A、陈述句 B、反问句 C、感叹句 D、疑问句

⑴ “谁愿意帮助我?”( )

⑵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

⑶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

⑷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故事难道不感人吗?( )

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挖

了不起

儿子――――等

课后反思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如学生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出了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联想到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并由此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样做,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又比如,学生在用“不论……总……”进行说话训练的过程中,对父亲的了不起有了更深的体会,我感到一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更欣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地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了扎扎实实的发展。

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及深深信任。

3、认识“塌、昔、墟、掘、爆、勘”等六个生字,会写“昔、漆、拐、挖、掘、控、辟、拥”等八个生字,掌握“昔日、漆黑、拐弯、挖掘、控制、开辟、拥抱”等词语。

 【教学重点】课文的4~自然段父亲挖掘废墟、寻找儿子的经过是课文的重点。

【教学难点】

1. 体会父亲救助儿子和儿子等待父亲过程中的心情,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及深

深信任。

2.在对比中品味文中语句的用语准确和表达技巧。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揭题,交流资料

1.读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讨论汇报。

3.说到地震你想到了什么?你有关于地震的哪些资料?(学生交流资料)

4.小结:

地震这一天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虽然灾难无情,但是人间有爱。在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中,也有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感人至深的故事中去。

(二)初读课文,汇报学习

对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说一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有自己的话说一说,读课文,汇报生字词及词意。

3.按自然段汇报你学会的、理解的生字词。

4.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师相机指导,正音。

5.理解体会生字词。

6.出示“词语花篮”词,并自己添加其他好词佳句。

(三)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的文章以前是怎么分段的呢?还可以怎么分?

2.小结:

分段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要有根据、有道理

(四)再读课文,初步体会情感

1.把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感动?

2.汇报读,师相机指导。

(五)指导书写生字,“漆、挖、掘、控、拥”。

 第二课时

一.展示交流,整体把握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

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句话包含了哪两层的意思?

二.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一)请大家自由品读课文,从哪里我们感受到了这位父亲的了不起?请你边读边想象画面,在你觉得有触动地方画上标记,也可以用一个字或词,记录下你读时的感受。

(二)引出重点段

1.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个地方最让你感动,甚至有潸然泪下的感觉。(学生答后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2.指名交流并初步引导读出感受

(三)体会重点段

读这段话的时候,哪一句话首先抓住了你的心?

1.体会“他满脸的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

(1)这句话里又是哪些词语抓住了你的心?引导学生想具体样子。

(2)父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在这38个小时里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讲述想象内容,师引导读好此句)

2.体会他挖了“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八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1)你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词里感受到了什么?(比较课后第三题文句)

(2)你能把这漫长和艰难读出来吗?

(3)从这个“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课文里找找看哪些人曾经阻止过他,为什么阻止?(指导读人们劝说的话,读出着急、担心的语气。)

(4)小结:

但为了救出儿子,父亲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却是了不起,让我们来配合读课文5-9自然段,读出这份沉甸甸的父爱。

3.体会重点句:“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1)父亲36小时不眠不休,哪来的力量?

(2)这是他“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平常他什么时候会对儿子说这句话?

(3)小结:

高兴的时候,父亲会对儿子说:____

悲伤的时候,父亲会对儿子说:____

胆怯的时候,父亲会拍拍肩膀,鼓励儿子说:别怕____

(1) 如今儿子在废墟底下生死未卜,父亲虽没有说一句话,可是我们能感受到他心里对儿子的一声声叮咛,一次次呼唤,他会在心里一遍遍对儿子说什么?

他又在心里一遍遍对自己说什么?

(5)小结:是对儿子的承诺,是对儿子深深的爱支撑着父亲。所以尽管挖掘得如此艰难,尽管希望如此渺茫,但他没有放弃。

(6)36小时候,父亲已成为什么样呢?

三.检测反馈

感情朗读课文1~10自然段。

总结:此情此景,谁看了会不为之动容!我们要对这位父亲说:您真了不起!

第三课时

上节课我们被父亲的了不起的行为震撼了,心里满是沉甸甸的父爱。下面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儿子阿曼达身上。

一.展示交流(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默读课文第11~23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可以看出儿子的了不起?

2.为什么他不怕?(无论……,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想象补白

(1)就在父亲进行着漫长而艰苦的挖掘的同时,儿子和伙伴们在黑暗的废墟下进行着漫长的等待。在等待中,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阿曼达又是怎样做的呢?

(2)那是怎样惊心动魄的38小时,怎样饥饿恐惧的38小时。可惜文章没有描述,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阿曼达是怎样激励这13个小伙伴熬过这艰难的38小时的。先小组内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学习文章对父亲描写的方法。

(3)生交流练笔内容。

(4)小结:

阿曼达就是这样不断的鼓励自己,也鼓励着同学,他把对父亲的信任化作战胜一切困难和恐惧的勇气,所以我们说:这位儿子真了不起!

二.赞美父子,照应开头

1.让我们齐读20~23自然段,让我们看看爱创造了什么奇迹!

2.地震是残酷的,但是父子间因爱所产生的能量远远超出了这次地震。此时,我们不由地发自内心的赞叹: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真了不起!

三.检测反馈

1.这种“了不起”源于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下面让我们用这句话来回顾一下这个艰难的历程:

当父亲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是这句话____

当人们都来阻拦他,劝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依然是这句话____

父亲不在乎那38小时的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因为他知道,此刻,他儿子一定跟他一样,在默念着那句话,那就是____

四.板书设计

19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子

决不放弃 爱 乐观善良

了不起

教学反思:父亲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人物,文中对父亲的动作有一些细致的描写。对于这些词句,我采用了联系了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这些文字读懂、读活、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联系实际。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父亲为救儿子不顾生死的父爱亲情以及孩子在危险情况下先人后己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做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感悟,让学生感受到父子情深,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在读中感悟,升华情感。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四、教具准备。

课件、信封。

五、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进入情境。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悟父子之爱。

(四)走出教材,品味人间真情。

这是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深痛的记忆。今天我要与同学们走近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地震,去看看那次地震中那对不平凡的父与子。(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1、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这次地震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3、主要人物是谁?你更喜欢谁?

4、再读课文,画出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5、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在读中感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品读时间一点一点流逝,父亲的仍不放弃。师:“没人再来阻挡他。”说明有人阻挡过他。都谁阻挡他了?

生:好心人“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师:听到这话父亲的反应是什么?

生: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还有谁阻挡这位父亲?

生:救火队长。“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师:父亲的反应?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从父亲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还有谁?

生: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师:父亲此时的反应是?

生齐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深情再读11自然段。

生齐读。

师:此时的父亲是什么样的?

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师:你读到这里有什么感悟?

6、是什么信念让儿子如此坚强的在废墟中活下来?“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7、“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儿子在危险的时刻还想到是别人,感受阿曼达对别人的责任感。5你觉得这对父子怎么样?你更喜欢谁?

8、带着对这对父子的敬佩之情,拿起书让我们齐读课外

9、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两次比较大的地震。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7.8级的汶川地震,20xx年的4.14日青海玉树又发生了7.1级大地震。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让人不堪回首,但在地震发生之时也涌现出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让我们随着这段视频去感受地震之中在每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同之爱。

(1)短信妈妈。父爱如山,母爱似海。这位伟大的母亲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为孩子撑起一片生的希望。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位伟大的母亲。

(2)教师舍身救生。老师每天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像妈妈,教给我们知识,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这危难时刻他们舍生忘死保护着我们。

(3)国务院总理讲话。在灾难面前我们无所畏惧,党和国家没有放弃我们。这是一个多么有凝聚力的祖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面前,众志成城。”

(4)地震诗歌赏读。

(5)给地震灾区孩子的信。

10、防震知识。你知道哪些防震知识,说一说。

11、观看课件。

观看视频让学生从身边感受地震的无情,为文中的有情埋下伏笔。放手学生去读,抓住关键字句。在读中感悟,感受父子情深。可以以此句为突破口来展开学习。走出课本,从生活中去感受人与人之间超越亲情、血缘的爱。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爱。爱的升华。由母爱到师爱再到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永不放弃。层层深入的递进。感受社会主义的和谐。板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挖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