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堂练习(有答案)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堂练习(有答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6W 次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堂练习,欢迎同学们过来练习,希望练习过后可以帮助大家巩固所学有关语文知识!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课堂练习(有答案)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捕蜩(zhōu) 稍(shāo)纵则逝 偃(yǎn)竹

B.砍斫(zhuó) 庖(táo)丁解牛 赦(shè)免

C.沦丧(sàng) 兔起鹘(gǔ)落 蹑(niè)足

D.缣(jiān)素 亲密无间(jiàn) 曝(bào)晒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事前充分准备,事发才能胸有成竹,不会慌乱。

B.画竹高手文与可兔起鹘落,转眼间就把一幅翠竹图呈现给大家。

C.他无意间看到一个扒手得心应手的将乘客的钱包偷了去,惊的嘴张了老大,却未敢出声。

D.我们这位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3.与例句中“寻”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寻之无所得

C.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D. (马)蹄间三寻

4.与例句中“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A. 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B. 沛公然其计,从之

C.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D.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器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与例句中“诸”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

A.(诸葛)亮亲率诸军攻祁山

B.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投诸渤海之尾

6.下列句中“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与可以书遗余 B.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C.齐桓公饭酒醉,遗其冠 D.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二段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第三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B.选文通过记述文与可与作者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

C.苏轼详写了自己和文与可的诗画交往,尤其对于当时二人开玩笑的诗句记述的完整有趣,表明了对朋友文与可的怀念。

D. 选文第三段在叙写写作情景的同时,含蓄的表达了和文与可有着深厚的情谊。

8.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B.本文语言平实自然,极富生活色彩,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实感。

C.选文第二段记述文与可“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是为了与下文苏轼“废卷而哭失声”形成映衬,这是以喜写悲﹑以乐衬哀的写法。

D.选文第三段借用曹操和桥玄的典故,侧面衬托了自己和文与可情谊的深厚。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D 6.C 7.D(是直抒胸臆)

8.A(没有议论,原文第一段主要用的是议论)